“高质量发展县域样本观察——丰南新变”系列报道
【丰南新变①】生态优先 绘就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编者按】月初,一组“云”游河北的美景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网友们赞叹,“原来河北也有这样的美景,简直‘美得不像话!’”
蓝天白云常作客,青山碧水入画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其实是,近年来,河北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知微见著”,近期,人民网河北频道深入重工业城市唐山——走进基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如何深入人心,河北又是如何在绿色转型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为您带来“高质量发展县域样本观察——丰南新变”系列报道。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崔庄户村俯瞰图。 李福政摄
人民网石家庄10月26日电 (袁志广、付兆飒)城区里,草木葱茏,随处见绿;城区外,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林层峦叠嶂……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绿色”已然成为最醒目最浓烈的底色,目之所及,到处荡漾着绿色崛起的浓厚气息。
“这是丰南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的结果。”唐山市丰南区委书记赵立华介绍说,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以国土绿化建设为载体,持续完善优化全区森林生态系统,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厚植生态底色 共建绿美丰南
在丰南区钱营镇钱吕路两侧,一排排新栽植的景观球、榆叶梅、金叶榆、沙地柏等苗木错落有致、生机盎然,丝毫看不出原来采煤塌陷区的“黑影”。
这,正是丰南区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开滦集团钱家营矿坐落于丰南区钱营镇内,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和治理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
今年,该区以采煤塌陷中心区、扬尘污染重点区、企业、场院、商户集中区作为整治修复重点,规划设计以钱吕路为主的生态修复绿化、以风景路为主的乡村风景绿化,实施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截至目前,以钱吕路为中轴的“一线五点”复绿工程已顺利完成,共栽植杨树、馒头柳、金叶榆等各类树木1.98万株,取得了良好效果。
“其实,这也是我们转变发展思路,把丰南加快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生态宜居样板区’的一个典型案例。”赵立华表示,近年来,丰南区委、区政府把创造优美生态环境抓在手中、记在心间,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改善。
据介绍,当地陆续实施矿区复绿、村镇植绿、厂企绿化、廊道提升、城市增绿五大工程,科学规划、深挖潜力,开拓创新、攻坚突破,推进绿色丰南建设。
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方面,丰南区高质量完成20项创建森林城市任务,建设2个社区森林居住区、2个森林单位、2所森林学校,完成17个村的村庄绿化。
……
当地百姓说,这些都是丰南绿色发展的见证,也是向省级森林城市迈出的坚定步伐。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惠丰湖公园景色。 李福政摄
擦亮绿色名片 提升城市颜值
漫步丰南街头,随处能看到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街角游园里鲜花娇艳夺目,广场绿地上绿草茵茵……只要走出家门,人们便能陶醉在满眼的绿色之中。
“绿化是品牌,更是生产力。”唐山市丰南区委副书记、区长霍强表示,丰南区委、区政府把生态绿地建设作为提高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不断改善提升城市生态短板,创建森林城市,完善公园体系,加快推进公园、游园、林荫停车场建设,增加城区可视绿量,建设环城“绿色项链”。
据介绍,2021年度丰南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实施市政道路建设及绿化项目、街角公园及文体设施新建项目均涉及了城区绿化建设,重视力度可见一斑。特别是,该区重点实施的游园和道路节点提升、街角绿地提升、黄土裸露治理等工程,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加了城市绿化的质量和美感。
丰南区园林绿化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也更注重“质”的提升。高标准建设的龙泉河带状公园,不仅实现了丰南区惠丰湖与唐山南湖水系景观互通互联,显著提升了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更加速了丰南与市中心区的深度融合。
一系列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举措,让群众尽享绿色之美、生态之福。如今,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的生态绿化格局形成,实现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
聚焦绿化美化 让乡村焕然一新
走进东田庄乡王打刁村可以看见,村内道路、广场、小花园、小果园及夹角地见缝插针地建成了樱花园、杏园、海棠园等园子,村内外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村民感觉“每天就像住在花园里”;游客则感叹,“绿化美化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丰南区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霍强表示,近年来,丰南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全区所有村庄进行增绿提升,围绕打造市级、区级示范村建设,开展村内游园绿地、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等绿化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和绿美街道;建设森林小镇1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7个、市级森林村庄10个。
与此同时,该区坚持把发展特色林果作为扩大造林绿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按照经济林、生态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合一”的林果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建基地、调结构、创品牌、抓特色,依托唐津运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建成1.2万亩的果品生产区。
蓝天共碧水,绿树映红花。眼下的丰南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创新超越,合力攻坚,向着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丰南迈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