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邢台水门村教学点有位大学生老师张晓宁

希望山里娃 自信又开心(老师,您好)

本报记者  马  晨
2020年10月21日09:4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水门村教学点,新的一天从早上7点开启。老师边打扫卫生,边迎接赶来上学的孩子。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课间孩子们追逐嬉戏的欢笑声,让这个山村教学点充满生机。

  张晓宁是这个教学点唯一的正式老师。因为这个教学点,山村的孩子们上学不用跑远路了。

  愿意留在山区任教的大学生,很难得

  浆水镇位于邢台信都区西部深山区,全镇有2所完小、26个教学点、2所幼儿园。“山区师资紧缺,像张晓宁这样大学毕业,愿意留在山区任教的,非常难得。”浆水中心学校校长吴明录说。

  2018年,张晓宁来到水门村教学点,负责一年级和幼儿班大班的16个学生的教学工作。“16个孩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全由我一个人担。”

  课程很简单,但如何把内容更好呈现给七八岁的孩子,张晓宁很忐忑。为此,她对课程进行调整,增加了绘本教学,两个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

  刚开始也有不适应。不过,到学校半个月,张晓宁已经记住了每个孩子的名字,大致掌握他们的脾气性格。班长王浩宁聪明淘气,上课内容能很快掌握,却很容易骄傲;茜茜、洋洋是活跃分子,爱说爱笑……她觉得,每个孩子都可以很优秀。

  白天,和学生们在一起,张晓宁过得很充实。到了晚上,批改完作业,一个人守着空落落的宿舍,难免感到孤独。有一次,晚饭后,她到村里散步,路过冯智良家时,发现他趴在门口写作业。原来,他父母上山拾板栗,还没回家。她马上问冯智良,愿不愿意到学校写作业,孩子开心地点点头。

  从那天开始,每天放学后,张晓宁多了几个小伙伴,她也把备课、批改作业的任务带到教室,陪孩子们一起写作业。

  “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些孩子。”她观察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琢磨怎么更好教学、怎么与他们相处。

  山村学校,大自然就是天然的课堂

  学校学习资料少,也没有复印机,试卷得手抄,这让张晓宁很头疼。她翻箱倒柜找到几张复印纸,一次可以多抄几份。善于琢磨的她发现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题,更好地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班里有个男生,个子小小的,非常调皮,不按时交作业,课堂上常常做小动作。为了帮助他养成好习惯,放学后,张晓宁特地留下他写作业。张晓宁惊喜地发现,生字读几遍,他就会默写,“他很聪明,我想要帮助他成长。”

  父母眼里还是孩子的张晓宁,照顾起学生来却特别细心。学校的院子路面粗糙,可以防止雨雪天滑倒,但孩子玩闹时不可避免会摔倒,很容易受伤。张晓宁说,不能阻止孩子们玩耍,只能多叮嘱、多照看。

  山村学校,大自然就是天然的课堂。张晓宁会和大家讲蚂蚁的故事,“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看,自己讲呢?”于是,她带着孩子们到小院里趴在地上观察蚂蚁。

  院里有几棵大柳树,张晓宁会带着孩子们捡落叶做手工。落叶时,她还会趁机给孩子们讲牛顿、讲万有引力,孩子们听得认真极了。

  日记中,张晓宁这样写道: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遍遍纠正学生的坏习惯时,她不再发火;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时,她不再急躁。

  多陪伴孩子,有需要随时就能出现

  每天清晨,张晓宁扫完落叶,都会到校门口迎接孩子们,与家长聊聊孩子在家的日常。每每听到家长的抱怨,她总是耐心劝解:“活泼好动是这个年纪孩子的特点,太板正了,那不成小老头儿啦!”听她这么说,家长们也笑了。

  时间久了,她和家长们也成了朋友。聊天间,她发现好多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有误区:培养孩子就是学校、老师的职责。

  学生在校的六七个小时,她尽力传授知识、培养优良品德。但当孩子回到家里,则需要家长辅助。她走访发现,孩子写作业时,不少家长在看电视、玩游戏。

  为了让“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个家长的心里,张晓宁做家访时,常常建议家长多陪陪孩子,孩子写作业时,也选择陪在同一个环境里,看书或学习。

  许多家长对她说过“谢谢”。“当你的坚持被看到、被认可,会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干起工作来更有动力。”张晓宁说。

  批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每次批评后,她都会在课下再次冷静沟通,给学生一个拥抱。久而久之,这些七八岁的孩子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水门村的老乡习惯种苹果树、板栗树,学校周边满是果树。收获季,张晓宁宿舍的窗台上每天都放着几个苹果或是板栗。“孩子们害羞,不敢敲办公室门,就悄悄放在窗台上。”张晓宁甜到了心里。

  周末不回家时,学生家长会热情地邀请她到家里吃饭。张晓宁也常常跟学生们一起玩跳房子、投沙包。“和学生们跳来跳去,感觉自己好像也年轻了。”

  中心学校对这位大学生老师也格外关爱,在办公室安装新空调,在中心学校提供周转宿舍。但张晓宁更愿意住在教学点,这样就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近年来,信都区持续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倾斜,逐步改善办学条件,配备了音、体、美器材和实验器材,更新标准化计算机机房,建设教师周转宿舍、餐厅、学生公寓,教师待遇大幅提高。

  “山里的孩子也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希望未来的他们自信、开心。”张晓宁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1日 12 版)

(责编:李哲、史建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常怀"赶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 探馆vlog:走进保定博物馆、美术馆
  • 石家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