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按
一年间,人民日报河北分社、人民网河北频道坚守“四力”、践行“四力”,努力做紧跟时代发展的记录者与守望者,共同记录下燕赵大地的点滴变化。
站在迈向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我们推出《人民日报上的河北》,为您梳理呈现重要报道,与您共同回顾“我们的2019”。


-
西柏坡:从红色经典到绿色传奇
西柏坡,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从封闭贫困的历史深处走来,凭几十户勤劳勇敢的群众,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数十年沐风栉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河北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树起了一个“从红色经典到绿色发展”的新样本。
【详细】 -
宏观数据透露“华丽转身”信号 河北制造走向世界前台
进入新时代,曾经籍籍无名的“河北制造”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面对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负重前行的河北正用“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一系列实招打造“河北制造”的崭新名片。
【详细】 -
河北:奏响“数字蝶变”华美乐章
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这个“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产业化”的国际盛会甫一登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详细】 -
张家口:冰雪之城向世界发出“绿色名片”
张家口,一座拥有灿烂文化的悠悠古城。如今,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让环境变绿,产业变轻,经济变优,积极打造冰雪经济、新型能源、高端制造、特色农牧等产业的“含绿量”,进入新历史机遇期的魅力古城,正在“首都两区”及2022冬奥的建设中焕发出绿色新机。
【详细】 -
“复明12号”:让贫困群众走向光明
在河北,有这样一支医疗扶贫队,12人,15年,年年风雨无阻,奔走在河北贫困地区,行程30万公里,累计为河北23605名贫困患者送去了光明。仅为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就高达5900多万元。
【详细】 -
衡水湖:千年秀水的“绿色崛起”
在河北东南部,被称为“京南第一湖” “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地区蓝宝石”的衡水湖,已经走过了2600多个春秋。这里曾经开办过新中国第一个国营机械化农场,现在又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园林。经受过在粗放经营年代被严重污染的惨痛,如今的衡水湖又迎来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良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