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多舉措推進災后恢復重建
成立工作專班 加強統籌調度
承德多舉措推進災后恢復重建
8月11日上午,承德市興隆縣六道河鎮北坎子村災后恢復重建現場繁忙有序。由承德市、興隆縣財政局組成的聯合幫扶工作組第一時間駐村,帶動村民自發參與重建。“主路堆積物基本清除,路、電、網也已恢復,計劃新建深水井,保障飲水安全。”工作組組長、承德市財政局三級調研員曹懷東說。
7月23日以來,承德持續遭遇強降雨。災情發生后,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累計出動搶險救援人員3500多人,爭分奪秒轉移安置群眾26.6萬人次,搶修人員日夜奮戰,累計搶通道路710公裡、恢復電力線路320公裡、修復通信線路1.1萬公裡。目前,所有受災行政村路電通信全部恢復暢通,搶險救災取得初步成效。
當前,承德市已進入災后恢復重建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動員黨員干部、廣大群眾和各方力量,協同發力,全面展開生產自救和家園重建。為高效推進災后恢復重建,承德市災后恢復重建領導小組10個工作專班集中辦公,每日調度。各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即時協調。全市圍繞“入冬前基本完成重點任務”目標,聚焦交通、電力、通信、飲水等關鍵領域,因地制宜加速公共設施恢復重建。
重災區強化駐村工作組,發揮幫扶單位和村級黨組織作用,加大公共設施修復力度。農業領域加快修復大棚、補種補苗,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改種早熟耐旱作物,同步推動農田恢復和項目謀劃。融資增信、利率優惠、社保緩繳等惠企政策全面落實,助力復工復產。
災后恢復重建,摸清底數是基礎。承德嚴格對照國家規范全面核查災情,財政、發改、應急等部門積極向上爭取支持。保險公司全面梳理受損農作物、車輛、廠房、農房等,確保應賠盡賠,緩解受災群眾和企業困難。
基礎設施恢復重建,是重建家園的支撐。市交通運輸部門加快干線公路項目申報,各縣(市、區)落實屬地責任,推進農村公路重建,確保通行能力不低於災前水平。供電公司按照“先通電、后重建”原則,科學制定電網改造計劃,壓茬推進。三大通信運營商制訂詳細恢復計劃,重點打通末梢網絡,確保信號全覆蓋。各縣(市、區)加快農村供水管網修復,保障飲水安全。民政、教育、衛健等部門對受損學校、養老院、衛生院建立台賬,按照“一院一策、一校一策”原則推進重建,既恢復功能更提升防災能力。
讓受災群眾住有所居、溫暖過冬,是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承德組織專業力量逐戶嚴格鑒定房屋安全,相關縣(市、區)在尊重群眾意願基礎上制定重建方案,落實補償,啟動工程建設。將採取集中安置、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安置的群眾信息,准確錄入國家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確保群眾足額獲得補助。
同時,著眼長遠,科學謀劃重建。梳理各類重建項目,加快以工代賑項目手續辦理。抓緊編制《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按輕重緩急梯次推進,今年項目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建成,明年項目加快可研和前期手續,爭取早開工。(記者陳寶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