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非凡水韻 河北圍場三文魚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5年03月26日16:06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成都3月26日電 (記者趙明妍)3月26日,在“木蘭圍場 常來常想”2025河北圍場特色產業暨文旅招商推介會上,承德清青錦瑞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偉講述的創業故事,為這場春日盛會注入了一股清冽的“山泉活水”。

承德清青錦瑞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紅偉作分享。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公司總經理白小雨,東北人,深圳創業多年。生產經理彭勇,西寧人,在青海省從事三文魚養殖多年,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在京津周邊找個合適地方養殖三文魚。”李紅偉向在場嘉賓娓娓道來,這家現代化漁業企業,在木蘭圍場的青山碧水間,正編織著中國三文魚養殖產業的新經緯。

“天時、地利、人和,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養殖地嗎?”李紅偉介紹,魚苗在圍場的孵化成活率比東部沿海高,運輸成本比新疆、青海等地低,還能快速直抵京津冀大市場,從打撈、加工到出廠、發運,僅需6個小時,新鮮的三文魚就能出現在京津百姓的餐桌上。

政企攜手的“圍場速度”同樣令人驚嘆。2022年深圳招商會上的一席洽談,讓這個“陸基糧倉”構想快速落地。通過與青海大學、青海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合作,企業構建引進高原冷水魚養殖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實現了更科學、綠色的循環養殖,車間裡所有的水都經過3級循環過濾和殺菌裝置,達到循環利用標准。

2024年12月12日,首批10萬枚遠渡重洋的魚卵在恆溫車間安家,以“淡水育苗+深海養成”的養殖方式,定向培養給山東、江蘇、天津等深遠海企業和貿易公司。

李紅偉介紹,這些魚苗在88個智能化育苗池中茁壯成長,24個月即可完成全周期養殖,較傳統模式縮短半年。穩定運營后,每年能供應1000萬尾三文魚苗,未來全國深遠海養殖的三文魚將實現“三尾有一尾圍場造”的產業格局。

第11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現場圍場展區。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更動人的是這條產業鏈背后的共富密碼。在郭家灣鄉,企業與村集體創新“工廠+大棚”養殖模式,採用“統一魚苗、飼料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統一銷售”的模式運營,讓村民在家門口變身“養魚能手”,真正實現“養好一尾魚,富了一方人”。

木蘭圍場的水韻故事才剛剛開篇。展望未來,李紅偉描繪著產業藍圖:借助圍場的非凡水韻,建設品質陸基糧倉,讓圍場三文魚游向更廣闊的市場。

(責編:楊文娟、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