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豐南:巡回法庭讓法律落地有聲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岔河鎮大榮各庄村委會,唐坊法庭正在進行巡回審判案件。馬佳軍攝
“本院認為,百善孝為先,贍養老人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子女不可推卸的法律義務……”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人民法院唐坊人民法庭將庭審現場搬到岔河鎮大榮各庄村委會,在這裡巡回審判一起老人贍養糾紛的案件。
案件中,因原告臥床無法參加庭審,庭長在質証后休庭到原告家中看望,並詢問原告本人意願,最終根據有利於原告生活便利的原則當庭宣判,判決后還進行了現場釋法明理。現場有部分村民旁聽庭審過程,該案件也起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類似這樣的巡回審判,唐坊法庭每年都會開展很多次,為方便人民群眾訴訟,唐坊法庭採取就地開庭審理案件的方式,通過讓法官“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把庭審開在“家”門口,把公平正義送到了群眾身邊。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唐坊鎮集市,唐坊法庭工作人員正在向過往群眾進行普法宣傳。馬佳軍攝
2024年11月11日,唐坊法庭又將巡回法庭“搬進”被告家中,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案中,被告謝某因骨折行動不便,無法到庭參加訴訟。唐坊法庭本著調解優先、能調盡調的原則,在庭審開始前採取“面對面”“背對背”的調解方式,組織雙方當事人調解,認真聽取雙方意見,向雙方釋明相關法律法規,但最終因雙方意見分歧較大協商未果。在隨后的開庭審理中,庭長和同事們嚴格依照法定程序,有條不紊地開展法庭調查及舉証質証,耐心聽取雙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充分保障各方訴訟權利,雙方當事人均對法院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表示滿意。
巡回法庭是唐坊法庭在“以案釋法、以案說法、以案普法”方面的成功延伸,是對“誰執法、誰普法”要求的深入實踐。除了一場場巡回審判,唐坊法庭還定期走進轄區學生和群眾中間,講上一堂深刻的法治課,讓法治的種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銀豐小學,唐坊法庭工作人員正在為學生進行普法安全教育。馬佳軍攝
從“坐堂辦案”到“巡回審判”,再到“普法宣傳”,法官邁出去的是腳步,帶回來的是和諧與民心。下一步,豐南法院唐坊法庭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如我在訴”的理念積極解決群眾難題,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以實際行動讓法律落地有聲。
唐坊法庭的巡回法庭只是豐南區踐行“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豐南區不斷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完善司法便民舉措,充分發揮巡回法庭貼近群眾、方便群眾的優勢,將巡回審判和法治宣講相結合,不斷延伸司法服務觸角,讓人民群眾在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董苗苗 、吳瓊 、馬佳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