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雄安新區氣象新(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本報記者 張志鋒
2023年01月24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俯瞰雄安新區容東片區。
  張志鋒 陳世豪攝影報道

  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居民收到新春祝福。
  張志鋒 王青峰攝影報道

  中國中化總部大廈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在施工作業。
  張志鋒 李兆民攝影報道

  農民搬進城市新家園,啟動區迎來新企業,白洋澱來了更多“新朋友”……這個春節,雄安新區處處涌動新氣象。

  這一方熱土,經過5年多規劃建設,城市框架全面拉開,35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累計完成投資超5100億元,如今,新區啟動區主要基礎設施基本建成。2022年以來,142個工程項目新開工建設,新區城市雛形初步顯現。

  約12萬人搬進安置區

  “新家真熱乎,心裡都暖和”

  “叔,過年了,我來看看暖氣熱不熱,在新家過年習慣嗎?”容西片區尋溪社區的社區工作者王玉琦輕輕敲門。

  “快進家,可熱乎了,啥都方便!”居民劉雙全笑著招呼。門口的溫度計顯示室溫23攝氏度,客廳的長壽花開得鮮艷。

  劉雙全老家在河北安新縣西裡街村。新區設立后,西裡街的院子要被征遷修路。“我們上歲數了,舍不得老家的一磚一瓦。剛開始聽說要搬進城裡,擔心人生地不熟,有些猶豫。”劉雙全說。

  2022年9月,劉雙全拿到新房鑰匙,開門一看:精裝修的兩室一廳,灶具、熱水器等都全乎,可以拎包入住。劉雙全和妻子放心了。

  今年春節前,劉雙全搬進新家。搬家當天,王玉琦上門,和他互相留下聯系方式。

  前不久,劉雙全和妻子回村取東西。王玉琦擔心暖氣漏水,就幫他們關緊閥門,轉念想起陽台上有花,怕給凍壞,又把閥門打開一點。“這閨女多細心,自家人也不過這樣。”劉雙全念叨,“在老家燒暖氣,最多隻有15攝氏度。新家真熱乎,心裡都暖和!”

  在安新縣城上班的子女,擔心老兩口不適應新家生活,特意趕過來,沒想到父母把小區都摸熟了。“小區門口有公園、公交站,還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雙全跟兒子打趣,“社區的王玉琦跟親閨女一樣,打個電話就到跟前,比你還強!”說得一家子都笑了。

  近兩年,約12萬群眾搬進容東以及雄東、容西片區,安置區配套設施、公共服務逐步完善。

  雄安居民的新生活正在開啟,雄安的建設發展也正迎來新空間。

  承接疏解功能有序落地

  “倒排工期,上半年工程要沖出地面”

  啟動區是雄安新區建設主戰場,每一天都有新變化。環城市外圍道路、內部骨干路網、生態廊道、城區水系等城市建設“四大體系”基本成形,正在加快推進功能片區建設。

  “項目正做地下結構施工,春節不停工,100多人堅守崗位。”頂著寒風,記者走進中國中化總部001大廈新區建設工地,業主方工程負責人孫東東一邊搓手一邊說:“公司總部計劃2025年底從北京搬到雄安。倒排工期,上半年工程要沖出地面。”

  為何叫001大廈?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首批疏解到新區的央企,總部位於新區啟動區001號,2022年4月開建,是首批疏解央企中最早動工的項目。

  昔日的大河村,一座150米的央企總部大樓正在崛起,有望成為啟動區地標性建筑。環顧方圓1公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等首批疏解央企總部,都在建設中。

  走進相鄰的互聯網產業園,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一期項目即將揭開面紗。8號樓和10號樓已然封頂,9號樓地上部分已完成過半。“我們是首批市場化疏解項目,計劃2023年底入駐辦公。”該項目工程經理李二輝說,“二期今年開工,招商先行啟動,優先面向北京的疏解企業。”

  不遠處,同樣是首批市場化疏解項目,中國聯通、中國移動項目工地上機械轟鳴,焊花閃爍。

  建設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是雄安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使命。2022年,是疏解央企、市場化疏解企業在雄安開工建設的元年:7月成立的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完成選址﹔11月23日,中國中鐵旗下多家企業疏解到新區,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一攬子集聚……目前央企在雄安設立各類機構共140多家。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國華說:“目前新區承接疏解功能有序落地,2023年,我們將繼續高標准、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協同推進綜合承載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建設。”

  良好生態成為新區名片

  “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安家落戶,從候鳥變留鳥”

  “野鴨!有一大片!”幾名游客過年來白洋澱玩,發現一群鳥在覓食。

  “那叫灰鶴,是近年出現在這裡的‘新朋友’,估計有100隻。”安新縣觀鳥愛鳥協會副會長張學農從小在白洋澱邊長大,在白洋澱拍攝鳥類已10多年。

  “來白洋澱的‘新朋友’除了灰鶴,還有青頭潛鴨。”站在澱邊,張學農回放相機照片向記者介紹。2022年,巡護員在白洋澱發現一種從未見過的鳥類,經專家鑒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青頭潛鴨。青頭潛鴨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這個全球極危物種對生態環境很挑剔。在同一區域,還發現了青頭潛鴨育雛,有9隻毛茸茸的鴨寶寶,“它們已在白洋澱安家,不是偶然路過。”張學農說。

  2022年7月,白洋澱劃定9個鳥類重要棲息地,全域禁獵。“如今人們環保意識普遍增強,都明白要愛鳥護鳥。”愛鳥護鳥志願者韓戰橋春節期間照常巡護,“白洋澱生態環境在一天天改善,適合鳥類繁衍生息,白鷺、蒼鷺等越來越多的鳥類在此安家落戶,從候鳥變留鳥。”

  目前,白洋澱發現野生鳥類共248種,比新區設立前增加42種,僅2022年就新發現11種。其中,有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鳥類有193種。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白洋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是新區建設成敗的關鍵指標之一。新區設立5年多來,通過一體化推進補水、治污、防洪等綜合治理,白洋澱水質從新區設立前的劣Ⅴ類逐步改善,首次躋身全國良好湖泊行列。這個春節,白洋澱生態清淤四期工程正搶抓冬春黃金施工期,力爭在今年4月底完成。

  水域擴大,濕地增加,魚類恢復,鳥類增多,生態改善。“白洋澱正從水質改善向水生態環境改善邁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吳海梅說。

  一幅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24日 02 版)

(責編:李哲、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這,就是回家的意義
  • 返鄉過年防疫小提示
  • 裸眼3D!“陸地航母”出征春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