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秦皇島: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環境治理新篇章

2022年12月14日17:34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修復后的棲雲山礦坑。 秦皇島開發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位於河北省秦皇島開發區西與撫寧區交界處的棲雲山,海拔200余米,是秦皇島市區內海拔最高的山,也是被市中心城區所包圍的唯一一座景觀山,是秦皇島市重要的山體景觀資源。站在山頂可以俯瞰整個城市,山內還有很多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防空洞,錯綜復雜。該區域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民間開山採礦,形成了20多個大大小小的礦坑,礦坑岩壁破壞較為嚴重,山體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近幾年,開發區推動開展棲雲山生態修復工程,實現園博園和棲雲山生態修復同步規劃、同步開發、同步建設,打造城市生態綠心和市民休閑游憩中心。

棲雲山東麓是建設面積2000畝的園博園。 秦皇島開發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棲雲山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約10億元,重點對8個體量較大的礦坑進行修復治理並充分利用,礦坑佔地面積合計385.6畝,共計修復面積34.99萬平方米,其余零散較小礦坑以回填復綠為主。在棲雲山東麓,是建設面積2000畝的園博園,它與修復后的棲雲山一起為秦皇島增添總面積5000畝的綠色核心區。

棲雲山的內部景觀。 秦皇島開發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棲雲山生態修復過程中,開發區採用“柔性護坡緩沖帶+近自然客土噴播”組合施工法,在做好地質災害防護、保障基岩穩定的前提下,對廢棄的礦坑進行修整、防護、利用,對山體進行綠化、美化、亮化,恢復成瀑布、湖泊等生態景觀。棲雲山的生態修復工程結合自然地形地貌進行景觀設計,打造怡景綠園、體育公園、南山花園等多個景觀節點,營造豐富多彩、覆蓋全齡的互動體驗式游憩節點,使之成為城市核心區的青山綠地公園。如今的棲雲山,草木蔥蘢、山清水秀,鳥啼虫鳴、空氣清新,曾經的廢棄礦山,已成綠水青山。

巡河工作的高俊平。 秦皇島開發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不僅如此,開發區還不斷總結水污染治理工作經驗,持續完善提升治理模式和工作機制。高俊平是開發區小米河頭村黨支部書記,也是戴河的村級河長。自2015年起,他便承擔起守護戴河流域水清秀美的重任。每天准時打開手機“河長雲”APP,按著河道軌跡開始巡河工作。除了自己每天巡河外,高俊平還定期組織村裡的黨員、村民一起巡河,開展義務勞動,清理沿河垃圾。如今,戴河的水清了,區域內環境美了,來這裡“打卡”的游人越來越多。

近年來,開發區從源頭下手,充分發揮“河長制”“灣長制”“湖長制”工作機制作用,強化網格化管理,實施分片負責,進行嚴格的日常監管。今年上半年,全區各級河長對所包河流共進行了3011次徒步踏查,及時發現解決涉河問題,巡河率每月達到100%,排在了市巡河率排名前列。同時,開發區組織工作人員專門對區內河道內菹草進行整治,小湯河森林公園段及戴河周邊累計清理垃圾2520立方米,動用人工170余人次、自卸卡車3台﹔對主要節點位置安裝攔污網5處,共678米﹔對城市區河道進行菹草浮萍及枯草清理,累計清理各式水草1440立方米、枯草750立方米,為市民打造了觀感良好的親民親水環境。

棲雲山內部礦坑整改后恢復成瀑布、湖泊等生態景觀。 秦皇島開發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開發區城市發展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上半年,開發區全面推動園林高質量發展項目,沿海公路(廣州道—遼寧邊界)兩側、重慶西道、杭州西道、甘肅路、海口道及動力路環境建設工程,已完成工程量60%。東區三角地花園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開發區高速出口景觀提升工程完成工程量70%。全區義務植樹、森林公園五環雕塑維修工程、戴河生態園維修工程、秦皇西大街中間隔離帶景觀提升工程、長江道立體綠化及綠化帶植物鑲邊等工程都已完工。

“未來,開發區將繼續堅持以高水平生態環境治理助推高質量發展,狠抓各類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促進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開發區城市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喬玉齊、彭雲飛)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