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翻山越嶺村路暢 十裡八鄉豆腐鮮

武安市白雲大道。劉濤攝
“現在我們家的豆腐,可是不愁賣嘍。”日前,家住河北省武安市活水鄉白王庄村的王大爺看著自家剛壓制完成的鮮豆腐笑呵呵地說。通過“城鄉公交+郵政物流”,王大爺將自家做的豆腐賣到了十裡八鄉,賣到了城裡,賣出了響當當的“白王庄豆腐”品牌。
這是武安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帶來的新變化。近年來,武安市先后投入數百億元,打通了一道道斷頭公路,建成了一條條花海綠廊,串起了一個個鄉鎮村舍。同時,武安市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公路通到哪裡,公交就延伸到哪裡、物流就配送到哪裡、郵政就快遞到哪裡、旅游觀光就發展到哪裡。
武安市先后榮獲“河北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河北省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縣”“河北省縣級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縣”等榮譽。2021年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全國“第二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武安市活水鄉交通運輸服務站遠景。吳棟杰攝
優質特產“走出大山見世面”
地處太行深山區的白王庄村,是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陡峭的山峰四季常青,山泉水從家門口流過,但好山好水好風景卻不為外地所知。
白王庄村黨支部書記王軍英說:“四五年以前,這裡路不通,村裡也沒有快遞網點,網上買個東西還要騎電動摩托車跑十來裡去鄉裡取。現在,路暢通了,游客也變多了,村裡品質優良的花椒、玉米、挂面也能‘走出大山見世面’,村民收入有了顯著提升。”
近年來,武安市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全力推進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全市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380公裡,其中縣道115公裡、鄉道696公裡、村道569公裡。
武安市通過應用“市場改革+專業隊伍+專群結合+企業自養”四種養護模式,建立“責任、管理、監督、資金、考核”五位一體管護機制,全面實施“路長制”,確保道路“級級有人管、路路有人養”,農村公路等級路率、列養率、鄉鎮通暢率、建制村通暢率均達100%。
同時,武安市優化配置農村公路路政員、監管員、護路員,制定愛路護路鄉規民約,促進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和人居環境街巷硬化工作,實現了從“一條路,兩行樹”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轉變。
武安市平安大道。吳棟杰攝
建制村串聯成網 客貨郵融合發展
閑暇時刻,家住武安城區的居民,隻要乘上旅游公交車,便可一路歡歌到西部山區品美食、看演出……為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武安市開通了京娘湖、七步溝、東太行、田鑫小鎮等8條線路和景區夜場直通車,已累計發送12萬車次,年運送游客60萬人次。
旅游公交開通帶來的紅利不止這些。近年來,武安市全面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打造了“以城區為中心、輻射鄉鎮村”的城鄉道路客運網絡。
全市累計投入近3億元,收購改造農村班線42條,投運新能源公交車515輛,開通公交線路47條,建成600個城鄉停車亭(牌),公交覆蓋率達100%,其中31條城鄉線路、495輛公交車翻山越嶺,將全市502個建制村串聯成網。
“利用公交的腿,借助郵政的點,暢通物流的網。”在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中,武安市交通運輸等部門協同配合,發揮各自的長處、補齊彼此的短板,發展客貨郵融合,開通活水、管陶、冶陶、馬家庄等10條公交帶貨線路,建立客運站點230余個、郵政鄉鎮網點26個、村級快遞驛站209個,年均投遞快件190萬件,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重便利。(劉濤、吳棟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