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村美民富鄉愁濃 鄉村振興闊步行
上能發電,下可養殖。在“漁光一體”產業園內,電力工人正駕著小船,穿梭在光伏板之間,對光伏發電設備運轉情況進行“體檢”。
炊煙裊裊,飯菜飄香。在安和養老大院,伴隨著“噠噠噠”的切菜聲和“呲啦呲啦”的炒菜聲,三三兩兩的老人緩步走進食堂,一邊聊著家長裡短一邊等著飯菜上桌。
白牆黑瓦,清水汩汩。在雙坨村,村庄街道寬闊平整,河畔樹木排列成行,村民在公園裡賞景散步,孩子們在廊道內嬉笑玩耍,亭台樓閣,相映成趣。
……
這裡,就是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廣袤田野美麗如畫,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特色產業欣欣向榮,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發展潛能加快釋放。目之所及,皆是希望﹔足之所至,皆為沃土。
而這欣欣向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豐南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責任與擔當。豐南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鄉村振興局局長陳廣強表示,豐南區始終將“三個努力建成”重要指示作為行動指南,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突破口,科學謀劃,精准發力,持續攻堅,強勢推動,抒寫出高品質的鄉村振興宏大詩篇,繪就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嶄新畫卷。
唐山市豐南區黑沿子鎮通威“漁光一體”現代漁業產業園。 李福政攝
用“產業藍”打造發展引擎 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
走進豐南區黑沿子鎮通威“漁光一體”現代漁業產業園,寬闊的水面上,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微風拂過,光伏板下水面波光粼粼,魚兒在此游來游去。
站在塘邊,看著活蹦亂跳的成魚,養殖戶陳素明開始盤算起了今年的收成。“上邊發電,下邊養魚,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陳素明說,他在這裡承包了1000多畝“光伏水面”來進行養殖。
作為早期一批承包“光伏水面”的養殖大戶,陳素明通過“漁光一體”得到了實惠。周邊漁戶在陳素明等養殖大戶的帶動下,也都租池塘進行“漁光一體”養殖。
光伏板下面不僅可以養魚,還可以養螃蟹。養殖戶何東風在光伏板下邊做起螃蟹的生意。如今天氣漸冷,何東風的螃蟹也都早已“售空”,談起明年的養殖計劃,何東風信心滿滿。
“以前這是鹽鹼地,成為‘漁光一體’基地后,上可發電、下可養魚養蟹,做到了空間上的立體復用,節省了土地,還能輸出清潔能源電。”通威漁光一體科技(唐山)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明介紹,“漁光一體”創造性地把光伏和農業這兩個會佔用大量土地資源的產業相結合,一舉多得。
目前,產業園已經完成魚池標准化改造3000余畝,在生產清潔能源的同時,依托“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推廣高效養殖,每畝綜合效益超5萬元,有效提高了養殖戶收益。此外,產業園二期12000余畝還將推出研學旅游等項目,把這一大型光伏環保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真正實現“特色觀光旅游”。
上能發電,下可養殖,豐南區的“漁光一體”奏響了一支現代產業“漁光曲”。這是豐南區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堅持走綠色、生態、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發展道路的一個生動案例。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據豐南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印紅介紹,豐南區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充分發揮基地推動、龍頭拉動和合作互動效應,做大做強糧棉油、蔬菜、畜牧、水產等傳統主導產業,提升西紅柿和對蝦兩大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一批帶動能力強、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
與此同時,豐南區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作,培育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主體,推動農業由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深化村企共建、產村融合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企業經營、集體經營、家庭經營和合作經營深度融合新格局。
目前,豐南區已初步建成京津唐城市圈“菜籃子”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休閑觀光與鄉村旅游品牌示范區,農業產業化水平全面提升。
唐山市豐南區崔庄戶村村貌。 李福政攝
用“黨建紅”凝聚前行合力 探索鄉村振興強基路
“哞——哞——”一聲聲悶憨的牛叫聲打破了豐南區崔庄戶村西北“牛社區”清晨的寂靜。迎著晨曦,養殖戶張春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加工飼草料、清掃圈舍、養殖區消毒防疫……一頭頭健碩的西門塔爾牛或是咀嚼著主人准備的“早餐”,或是悠閑地來回走動。
再過一段時間,這些“身嬌肉貴”的肉牛將會被運往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登上高檔餐廳的餐桌。“還是我們書記看得長遠!這批肉牛已經預定出去了,后邊還排著不少訂單呢。”談起肉牛養殖,張春貴感受頗多,帶頭人帶得好,村子才能發展得快。
張春貴提到的帶頭人便是崔庄戶村黨支部書記董會合。去年全村出欄肉牛2000多頭,一年純收入達1000萬元,成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當時,為了建設這個現代化的養殖廠,董會合想盡各種辦法,經常夜不能寐,更是把道理掰開了揉碎了去給村民們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建引領不僅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更是讓這個有著600多人的村庄實現了村庄治理、村容村貌的跨越式發展——
先后實施道路硬化、雨污分流、弱電入地、污水集中處理等工程,建設主題公園,打造美人蕉花田等,村居環境大幅提升﹔
成立“五組兩會”,黨員、群眾紛紛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獻計獻策,全力配合黨支部工作﹔
創作村歌、開展美麗庭院創建、組織豐收節採摘節等活動,鄉風更加文明﹔
……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成了一條行之有效、屢試不爽的工作鐵律。在黨建引領下,崔庄戶村打造了“產業豐美、生態優美、鄉風淳美、治理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新農村。正如崔庄戶村村歌裡唱的那樣:春有桃花朵朵開,夏有荷花滿池塘。阡陌交通美如畫,耕人就在畫中藏……
崔庄戶村的故事,在豐南區鄉村振興路上時時上演著。為打造黨建引領樣板,豐南區堅持“三級書記”一起抓,全面推行班子建設在一線、黨員示范在一線、作風檢驗在一線、破解難題在一線、規劃設計在一線“五個一線”工作法。
“基層黨建,人才是關鍵”。深諳這一道理,豐南區突出人才帶動,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形成了“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雁陣效應。豐南區委更是被中組部確定為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先后被評為全省村兩委換屆先進區、全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先進黨組織。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豐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組員辦主任李春生說,豐南區將始終堅持“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助振興”的理念,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唐山市豐南區黃各庄鎮雙坨村游園。 李福政攝
用“生態綠”留住鄉愁記憶 擦亮鄉村振興新底色
眼下,正值深秋。惠豐湖畔的樹林金黃美如畫卷,與之相連的古老運河串聯起的大片村庄,迸發出勃勃生機。
位於205國道旁的豐南區雙坨村牌樓大氣醒目,沿街道向村裡走,儼然是農家度假村:整個村庄的房屋整整齊齊,白牆黑瓦,頗有徽派建筑風格﹔公園裡,老人悠閑地聊著天,孩子在盡情嬉戲,空氣中洋溢著祥和的氣氛。
宜居樂民的小村落,共同構成一幅“美麗鄉愁”新畫卷。但過去的雙坨村卻是“屋內現代化,屋外臟亂差”。2018年,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全村干部群眾迅速落實各項實事,村庄環境實現了大變樣。
“在全區率先建成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主副街道鋪設排污管道11000米,建設污水池220組,日處理水量60噸。”黃各庄鎮雙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張婷玉詳細地為我們介紹,雙坨村將之前的垃圾傾倒點修建成荷花池,將水引入其中,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在全村開展“廁所革命”,拆除和改造各家的旱廁,先后完成雙瓮式改廁114個,全村無害化廁所改造全部完成﹔翻修路面26460平方米﹔美化民居牆體15000平方米﹔修建村民綜合服務中心600平方米﹔安裝造型路燈131盞﹔打造全村綠色景觀15500平方米。
一串串不斷刷新的數字,見証了雙坨村綠起來、美起來的過程。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日子是忒好,能生活在這麼美的村子裡,出門就是小公園,老人有了遛彎的地方,孩子有了游玩的地方,忒滿足。”
這就是豐南區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具體表現,“生態綠“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隨著唐津運河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的穩步推進,運河沿線的多個村庄,經過高標准的規劃建設已經舊貌換新顏,村庄整體景觀和面貌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近年來豐南區堅持綠化、美化、亮化、硬化、淨化‘五化’一體推進,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據豐南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王長軍介紹,在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豐南區實行了“戶清、村集、鎮運、區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推行了全域物業化、兩級市場化運作﹔深入開展村庄清潔行動,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全域大拉練大評比,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提升,順利通過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域示范區驗收。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如今,放眼豐南廣袤鄉村,鄉村產業更興、生活環境更美,希望的田野上充滿了無限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