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陽:以點帶面推進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
2022年09月14日18:28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組織開展推進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活動,對該縣恆道、陶口店兩個土地流轉示范村進行觀摩學習,交流經驗。
“我村有耕地1550畝,為推進規模化種植,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制定土地流轉方案,成立土地流轉發包小組,方案經兩委商議,報鎮政府備案,黨員大會審議,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同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9名有經驗、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組成的土地流轉發包小組,全面負責發包工作。1456畝土地實現有序流轉,流轉土地全部採用噴灌節水技術,預計年節約地下水20多萬立方米。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又增加了農民和集體的收入,按照前三年的畝產平均價值農民每畝地增收150元,村集體收入增加23萬元。”高陽縣恆道村黨支部書記陳軍旗介紹土地流轉經驗。
高陽縣恆道村村民劉明哲介紹,“我家有耕地8.5畝,往年承包出去一年下來有3400元的收入,村裡土地規模化流轉后一年下來土地承包費有11628元收入,平時還可以就近打打零工,每年也有20000多元的工資收入。”
據悉,高陽縣緊緊圍繞“保穩定增收、強示范帶動、促多元發展”的工作思路,加快土地流轉,探索走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路,促進農民和村集體實現“雙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高陽縣蒲口鎮鎮長李子超稱,通過土地流轉進一步盤活土地資源,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與專業化生產,促進節水、提質、增效,實現了農業生產效益與農民收益、集體收益的最大化。恆道村、陶口店村共流轉土地近3500畝,帶動農民增收明顯,平均每畝每年增收兩三百元﹔通過規模化土地流轉,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加,兩個村年增加集體收入達75萬元﹔通過規模化種植以及現代化灌溉技術應用,實現年節約地下水近50萬立方米。(楊瀰)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