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西:供電有保障 小種子托起“致富夢”

“別看這些種子小,但它們金貴,一粒能賣一毛多,而且銷遍了大半個中國,鄉親們都說俺們繁育的是‘金種子’。”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臨西鎮東馬鳴堂村綠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繁種基地,負責人鄒紅海正帶領鄉親們分揀、包裝種子,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一粒粒看似不起眼的辣椒、番茄等種子,卻是鄒紅海和鄉親們的“致富種”。2021年,依靠這些種子,鄒紅海帶領周邊30多位農戶,畝均增收2萬元。說起種子,鄒紅海立刻來了精神。
臨西縣公司員工在大棚裡向客戶了解用電需求,關心種苗長勢。 代瑩瑩攝
東馬鳴堂村地處平原,是傳統農作物種植村。為增收致富,2016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鄒紅海成立綠舟農業繁種基地,通過“基地+農戶”模式,免費為農戶建育種棚、提供種苗、技術、回收種子等,從事蔬菜新品種選育、研發和銷售。
鄒紅海介紹,“育種對光照、溫度、濕度等要求很嚴,雖然各種要求高,但這麼多年,有電保障,俺們啥也不怕!”他指著旁邊一排排大棚告訴筆者,那都是全電的,起帘、放帘等,都是電動化,省了許多力。其中4個大棚,還配備了智能環境調控系統,光照、溫度、水肥等,都可根據需要自動調節。
“這些年,為了這些小寶貝,供電所的同志可沒少跑!”鄒紅海記得,2021年春季,大棚種苗生長關鍵期,恰逢倒春寒,氣溫較往年低了三四攝氏度。由於2020年冬天剛新增了10個大棚,加上溫度低,原有的50千伏安變壓器容量明顯供電不足。當時,當地疫情防控正緊,鄒紅海擔心供電有問題,影響種苗質量,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國網臨西縣供電公司打了個電話。2天后,該公司多方協調,克服疫情防控影響,將原有變壓器增容至100千伏安,從源頭保障了大棚供電。
“那兩天,別提我有多急了,整宿睡不著。那些苗,可是我們一年的希望啊!沒想到,供電員工很快給換了個大變壓器,一下子,懸著的心就落下來了,別提有多高興!”時過一年多,鄒紅海仍記憶猶新。
“俺們大棚能掙錢,人家供電所可幫了大忙!”聽說是採訪供電的事,正忙碌的東馬鳴堂村民張清泳也湊了過來。他說,今年4月初,正在大棚灌溉時,突然水泵響了幾下,就沒動靜了。當時,正是種苗生長關鍵期。他與其他29戶大棚種植戶用的都是這口井,按順序灌溉。如果他澆不上水,后面幾戶都得受影響。他和地鄰找了半天,也未找著原因。無奈,隻好向臨西縣公司下堡寺供電所求助。20分鐘后,台區經理王景路與同事趕到現場。經過排查,發現水泵熔斷器燒了。王景路與同事幫忙更換后,又把灌溉線路檢查了一遍,處理了兩處隱患后才放心地離開。
“那天,要不是人家老王,俺們也收不了好種子!”張清泳一個勁夸獎供電員工服務好。
為確保該基地電力可靠供應,臨西縣公司安排黨員服務隊隊員、台區經理與基地結成服務對子,定期為大棚種植戶檢查用電設施、宣傳安全用電知識。每年種苗生長關鍵期,他們兩日開展一次夜巡,及早發現、快速處理因負荷過大可能導致的用電問題,確保可靠供電。
“有可靠供電來保障,今年,俺們就能完成螺絲椒等新蔬菜品種的育種試驗,擴大種植戶的種子種植規模,為鄉親們育出‘黃金種’,托起‘致富夢’。”鄒紅海表示,有供電支持,基地將越做越大,小種子一定能托起“致富夢”。(孫冠偉、代瑩瑩、賀清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