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一水通京冀 香河·向未來

2022年06月25日08:5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水通京冀 香河·向未來

  一水通京冀 香河·向未來

——北運河京冀旅游實現互聯互通

6月24日,“香河·向未來”京冀互聯互通游船出發儀式在香河中心碼頭舉行。

6月24日,“香河·向未來”京冀互聯互通游船出發儀式在香河中心碼頭舉行。

北運河香河段旖旎風光。

北運河香河段旖旎風光。

6月24日,在北運河廊坊香河段與北京同步旅游通航即將一周年之際,我們又迎來了京冀北運河旅游航道實現互聯互通的歷史時刻。從此,北運河京冀段將呈現千帆競發、游人如織的美麗圖景,北運河“京畿首驛”——香河縣整裝待發,揚帆起航,一幅綠色發展“文旅香河”的絕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如今的北運河香河段集陸上“四大景區”、水上“十大景區”、運河“新八景”於一體,錯落有致、相映成趣﹔夏日的運河兩岸,綠樹掩映、波光瀲灩、水鳥翩躚、風光旖旎,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的到來。

  在推進北運河通航工程中,香河縣廣大干部群眾晝夜奮戰、分秒必爭,跑出了通航加速度,樹立了通航新標杆,凝聚出“忠誠擔當、創新實干、敢打必勝、聚力爭先”的運河通航精神。香河全縣上下進一步形成了以“弘揚運河通航精神”為共識,以“激情滿懷干事業、昂揚競進當先鋒”為動力,以加快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綠色活力幸福城”為目標的濃厚氛圍。

  擬定3條旅游航線,建立多項協調機制

  今年2月,香河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就通航后的游船運營、聯合執法、安檢防疫等工作展開對接。目前,雙方已擬定3條游船航線。

  第一條是通州二號碼頭至香河中心碼頭(長航線),途經甘棠閘、榆林庄閘和楊窪閘,全程40公裡,行程4小時(單程)﹔

  第二條是通州柳蔭碼頭至香河中心碼頭,途經甘棠閘、榆林庄閘和楊窪閘,全程32公裡,行程3.5小時(單程)﹔

  第三條是通州和合驛碼頭至香河中心碼頭,途經楊窪閘,全程6公裡,行程45分鐘(單程)。

  通州、香河兩地建立了水務協同機制,科學合理調節水位、調配水量、調控水質,推進水生態治理聯合執法,確保北運河水質穩中有升﹔兩地健全安檢防疫機制,推進水路、陸路進京入冀安檢防疫科學化、規范化建設,探索建立北運河京冀段互聯互通安檢、防疫互認機制,共同打造大運河安全廊道﹔兩地正在研究制定聯合執法機制,明確兩地水運及海事管理職責與執法邊界,暢通信息共享渠道,促進船運企業、從業人員跨省運營培訓,保障應急聯勤聯動。

  自然風光如詩如畫,運河沿岸一步一景

  北運河香河段,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著魯家務碼頭、香河中心碼頭、王家擺碼頭、安運碼頭、金門閘碼頭。5個碼頭就像5顆珍珠,串起了香河大運河文化公園,講述著越來越精彩的運河故事。

  香河大運河文化公園位於京杭大運河北運河中段,北接北京市通州區,南鄰天津市武清區,佔地面積3330畝,包括北部森林生態文化區、中部運河歷史文化區、南部田園農耕文化區三大板塊。景區從北向南依次串聯運河春色、河灣濕地、河務印象、半島尋芳、如意荷香、悠然水岸、芳甸聞歌、煙波釣徒、河畔船趣、金門古韻十大景觀。在水清岸綠的香河中心碼頭,數艘干淨整潔、古朴優雅的游船浮在碧波蕩漾的水面上,盛裝待發。

  隨著今年運河生態景觀養護提升工程的開展,經過水質治理,北運河香河段入境王家擺、出境土門樓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地表水Ⅳ類標准,水質完全達標。3000多畝的生態景觀帶構建出一條豐水厚綠、鷗鷺翔集的生態廊道,吸引野生鳥類19種,其中白鷺4000余隻、蒼鷺1000余隻、天鵝300余隻。

  運河為鏈,文化鑄魂,打造特色旅游板塊

  隨著橡膠壩及曹店船閘工程電氣設備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香河縣實施了“煥彩運河”亮燈工程。提升以“兩橋一閘一壩”(王家擺橋、安運橋、曹店船閘、曹店橡膠壩)為核心,碼頭、船閘、濱河綠道為輔助的夜景亮化層次,讓運河夜游展現流光溢彩的迷人風採。

  今年以來,香河縣在運河沿岸謀劃民俗風情小鎮建設。其中,突出弘揚運河文化,集中打造民俗體驗、文化創意、加工倉儲三大板塊,以及古渡春蔭、渡口遺址公園等精品節點,再現千年運河盛景,助推夜游經濟發展。

  香河縣還結合水上航線,打造運河沿岸陸上精品旅游線路。京哈高速香河北出口已被打造成“最美入境門戶”,以此為中心,向北直達香河縣蔣辛屯潮白河精品旅游片區,向南直通香河城區和以香河中心碼頭為核心的大運河文化公園。

  打通三大“瓶頸”,香河更香更美

  北運河香河段上的王家擺橋、安運橋和運河堤防工程,是打通京冀互聯互通“瓶頸”的三大鎖鑰工程,將於今明兩年陸續打通。

  王家擺橋是北運河入香河境后通過的第一座橋梁。該橋原為2010年改建的兩聯八孔鋼筋混凝土橋,2021年3月,為滿足運河旅游通航和安石路西延規劃要求將原橋拆除。因北運河香河段河道形態恰似一柄寓意吉祥美好的“如意”,所以正在建設的這座大橋以“如意”形的浪花為設計元素,將運河之水奔流涌動之態與“如意”的古典華美抽象融合。

  新建大橋主橋長256米,最大跨徑170米,引橋長791米,雙向六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橋梁主體採用抱翅拱斜拉橋組合體系,在彰顯文化之美的同時,也展現出了結構的美感。大橋建設已完成過半,建設單位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施工,爭取早日具備通車條件。

  安運橋是王家擺橋下游的大橋。根據北運河廊坊段旅游通航規劃和實施方案,此橋拆除重建。新的安運橋造型創意來源於荷葉,橋梁設計採用V型橋墩和拱的新型組合體系,將荷葉的形態融入到橋梁造型當中,橋上、橋下線條連續流暢、富於變化。橋梁在河中的倒影進一步強化了荷葉浮於運河之上的印象,給人以生機盎然、自然和諧的美感。項目正在推進電力、通信、國防光纜等管線遷改工作,預計年底前可完成全部工程的60%,明年9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運河堤防工程包括新建15.7公裡、擴建8.9公裡運河堤防,總土方量約230萬立方米,建成后防洪標准將從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工程於去年4月進場,目前已鋪筑完成1.45公裡,預計今年年底完成建設任務。

  京冀攜手,釋放大運河文化旅游的“乘數效應”

  京冀運河旅游通航互聯互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成果,也是廊坊北三縣積極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對標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年來,香河縣先后成立兩河事務管理中心、財信文旅有限公司,統籌推動北運河、潮白河和濕地公園等域內河流及保護區的保護發展,對接京津協商推動文化旅游、海事航道、生態建設等事項,力促京冀運河旅游通航一體化運營。

  香河縣還成立了地方海事處,負責監督北運河航行通告發布、船舶進出港簽証、水運市場秩序維護等工作,與嘉禧船運公司簽訂為期兩年的運營方案、運河旅游船運合作協議和運河中心碼頭臨時物業管理協議,組成了36人的管理團隊。一年來,香河中心碼頭共接待旅客1萬余名,出港游船227船次,載客5000人次,實現收入100萬元。其中,來自北京、天津的旅游團體近百個。

  基於試運營期間的游客流量、人群結構、消費習慣等行為分析,香河縣海事處探索出一條以門票和船票為主導,購物、餐飲、休閑為輔助的多業態經營模式。香河縣將圍繞景區自然風光逐步推出創意攝影、親子樂園、團建拓展等戶外體驗項目,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同時,嘗試與中小學和培訓機構合作,開展泥塑彩雕、創意手工、科普展示等興趣活動,為研學體驗提供空間載體,從“刻板經營”向“教育賦能”轉變,釋放大運河文化旅游的“乘數效應”,讓大運河“活”起來。

  北運河京冀段實現互聯互通,推動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三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向縱深推進,也必將為香河帶來新的更多的發展機遇。香河縣將抓住用好北運河京冀旅游通航的重大契機,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后半篇文章”,開創“文旅香河”發展新局面。

  同時,香河縣還將以此次旅游通航為契機,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把香河建成“協同發展示范區、綠色活力幸福城”。(文/圖:安青鬆、李孟鴻)

  陸上“四大景區”

  第一城——景區坐落於京津冀交界的黃金地帶——香河經濟技術開發區,距大運河安運碼頭4公裡。總佔地3320畝,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是目前為止唯一完整再現老北京古都風貌的大型仿古建筑群。

  萬畝荷塘——位於香河縣東南部劉宋鎮慶功台村,佔地13600畝,東鄰天津寶坻區,南接天津武清自然生態保護區,為河北省級濕地公園、廊坊市級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

  水岸潮白——景區位於香河縣蔣辛屯鎮北李庄村,緊鄰涿密高速香河西出口。利用北方田園鄉村基質,以種、養、購、吃、住、游為要素,集優質特色花果種植、景泰藍工藝品加工、旅游觀光度假於一體。

  運河文化公園——是香河北運河生態文化項目一期生態駁岸景觀工程重點建設內容之一,由南北兩個園區組成,2018年完成主體建設並面向公眾開放。

  水上“十大景區”

  運河春色——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北段森林生態文化區,上起京杭大運河京冀界,下至魯家務碼頭,長1.5公裡。主要包括魯家務花田、運河故道、休閑廣場、船型平台等景點。

  河灣濕地——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北段森林生態文化區、大運河向南轉彎處。臨岸筑有大小島嶼11座,呈現緩坡、淺灘、細流、沙洲等多種地貌類型,形成碧水沙洲、花開次第、鷗鷺翔集的生態濕地景觀。

  河務印象——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北段森林生態文化區,緊鄰魯家務村,由河工文化展示區、水岸花田等景點組成,是運河漕運文化的展示窗口。

  半島尋芳——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北段森林生態文化區,陳辛庄北側半島,與香河中心碼頭隔河相望,主要包括百草園、親水棧道、疏林草地、濱河廣場等景點。

  如意荷香——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北段森林生態文化區、大運河向南轉彎處左岸,佔地面積590畝。由中心碼頭、活力運動場、兒童樂園等景點組成。

  悠然水岸——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中段運河歷史文化區,毗鄰曹店船閘。岸邊設置濱河慢道、河畔廣場、休閑草坪、趣味雕塑等多處景觀功能,重塑古渡春蔭、柳浪聞鶯、坐岸觀舟的濱水生活場景,是香河運河文化旅游必不可少的打卡點。

  芳甸聞歌——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中段運河歷史文化區,毗鄰鳳港減河口,包括王家擺碼頭、古渡文化園、大美花田、濱水綠地等景點。

  煙波釣徒——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中段運河歷史文化區、運河西岸。包括安運碼頭、林下空間、垂釣平台等景點。

  河畔船趣——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中段運河歷史文化區、運河東岸,毗鄰安運橋,包括林間芳徑、休閑驛站、親水平台、舟渡廣場等景點。

  金門古韻——位於大運河文化公園南段田園農耕文化區,毗鄰青龍灣減河口,包括錦繡花田、鄉間人家、金門閘碼頭、金門古韻等景點,詮釋古代河道治理和金門閘水利工程的精神內涵。

  運河“新八景”

  河灣鷺影——魯家務北運河河心島大拐彎處,碧水沙洲、鷗鷺翔集,一派生機盎然、如詩如畫的濕地景觀。

  半島幽芳——魯家務東側半島遍植各種藥用植物數十種,漫步其間,林下藥田、綠地花海,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綠道景移——新建運河兩岸濱河綠道,綠樹成蔭,蜿蜒曲折,垂柳吐綠,鳥語花香,與對岸景觀交相輝映,移步易景。

  古渡平湖——新建曹店船閘與曹店橡膠壩,“一閘一壩起平湖”,閘壩以上水面遼闊,煙波萬頃,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

  如意港灣——香河中心碼頭正處於北運河香河段如意形狀的如意頭位置,碼頭設計亦似如意,寓意“京畿首驛 如意香河”熱情歡迎八方游客。

  十裡煙柳——王家擺古渡口兩岸遍植垂柳、百花,每到春天,綠柳如煙,鶯啼燕舞,再現歷史上的“古渡春蔭”勝景。

  長棧霽雪——運河文化公園濱河棧道,高低起伏,呈九曲回廊之勢。每逢雪后初晴,長棧如雕欄玉砌,岸邊花木瓊枝如梨花盛放,仿若仙境。

  金門夕照——金門閘碼頭緊鄰北運河青龍灣減河口,每到秋日,河口落日紅霞,水天一色,金光粼粼,漁舟唱晚。

(責編:李哲、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