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邯鄲復興區持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行動——

保留特色 分類施策(一線探民生)

本報記者  邵玉姿
2022年04月15日09: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持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行動:挖掘文化內涵,保留小區歷史特色﹔做好養老服務,滿足老年群體需求﹔建設智慧平台,提高生活便捷程度。種種舉措,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也讓轄區內的小區舊貌換新顏。

廢棄的鍋爐房變成了熱鬧的鄰裡文化活動中心,67歲的羅平湘每天都要去轉轉。“寫寫毛筆字,看看電影,生活甭提多有滋味兒了。”

兩年前,羅平湘所在的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建西二社區中煤69處小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社區征求居民意見,保留了煙道牆,建成了記憶廣場,將鍋爐房升級為鄰裡文化活動中心。這下,小區的歷史特色保留了下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升了。

邯鄲市復興區是傳統的工礦老區,轄區內老舊小區建成時間主要集中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復興區持續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行動,在著力改造提升小區基礎設施的同時,也鼓勵小區立足自身優勢,深入挖掘小區歷史文化內涵,讓老舊小區換新顏。

滿足需求,同時挖掘文化內涵

在鐵西南大街58號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后不久,原先進小區的樓間過道裡建起了一座嶄新的小區大門。一道車閘兩道門,小區大門再簡單不過,可居民滕安倫卻怎麼也看不夠。每晚7點一到,他便准時出門,約上幾個鄰居,繞著小區轉上一圈又一圈。

位於邯鋼路社區的鐵西南大街58號院由紡機院和鐵路院兩個自然院組成,院內最古老的紅磚樓已有近42年的樓齡。小區年頭長,問題自然多。改造以前,院裡道窄路破,雜物堆積,違章搭建隨處可見,管線雜亂、污水橫流……隻要是老舊小區該有的毛病,58號院裡是一樣都不少。

小區要改造,可這麼多問題,從哪開始改?怎麼改?“居民才是小區的主人,改什麼居民說了算!”社區黨支部書記趙磊說。

發放問卷、走訪入戶、召集大會……社區多渠道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路窄要拓寬”“樓舊要維護”“線亂得收收”“雨污要分流”……可不管居民提多少意見,大家總會附上一句“小區的歷史特色可不能改丟了”。

把意見分類梳理后,社區明確改造思路為“融合舊時光與新生活”,然后制定方案,公示后實施。

按照“新舊融合”思路,先拆牆,打通兩個自然院﹔再拆違,騰出空間拓寬道路,還建起了綠色、文化、兒童、健身等六個游園小廣場﹔然后雨、污、煤、水、電等七種管道入地,每個樓道裡還都安起了老年扶手……完善基礎設施、增加活動空間,小區提質工程一個不落。

改造過程中,社區保留了小區原始的工業風貌:紅磚牆體隻清洗不粉刷,涂上一層防腐劑和明漆﹔院裡的古樹都保護了起來,遺留的一棵菖蒲也被制作成了六個花盆,放置在小區東北角的文化廣場。不僅如此,社區還沿著小區的小路建起了五面文化牆,以圖片、文字等不同形式呈現小區歷史特色。

夜幕降臨,彩燈亮起,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紅色磚樓和文化牆在五顏六色燈帶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風味,引得不少過往路人拍照留念。“咱小區現在可是網紅打卡地,每天來參觀的人多著呢。”65歲的居民張成香穿梭在人群間,不自覺地哼起了歌兒。

因地制宜,做好居家養老服務

春季傍晚,微風輕拂,從石化街道機械廠1號院的健康廣場放眼望去,樓與樓之間漸生蒼翠。58歲的周鐵蘭正坐在自家樓前的休息椅上,和鄰居一起看風景、話家常。“我們小區現在就是個小公園。”道路平坦,花草環繞,就連小區裡原先單調斑駁的牆面、電線杆和管道也都穿上了彩色的“新衣”。

可在小區還沒啟動改造時,周鐵蘭並沒有這麼舒坦。路面坑窪、設施老舊、樓間空地被各家佔用……周鐵蘭十分急切地盼望改善居住環境。

“整個小區常住人口866人,老年人佔比70%左右,其中80歲以上老人就有120人。”石化街道黨工委書記寧貴增說,小區老齡化顯著,如何做好老齡化社區服務工作變成了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重點。立足小區實際,社區逐步明確了“康養+田園”的改造提升計劃。針對小區一樓普遍外擴的問題,社區在拆除違建恢復原貌的同時,根據居民需求,為每戶從陽台窗台處擴出40厘米以重新規劃使用空間。

硬化道路、粉刷牆體,修砌花池、建健身廣場……一項項改造措施落地。為深度挖掘康養田園文化因素,社區還採取了因地設景、詩畫融合的方式,把建筑和景觀有機融合,逐步提升小區功能。

“雖然陽台空間小了,可環境美了,住著比以前幸福多了。”周鐵蘭說,她的幾個朋友來參觀以后,還計劃著搬過來和她一起養老呢。

不久后,小區健身廣場對面廢棄的職工澡堂也被列入改造計劃。征詢居民意見后,社區利用澡堂的結構和地形巧妙地改裝成了紅色書店、電影放映室、公共廚房、紅色主題教育展館和黨員活動室等,進一步豐富居民生活。

“我們還打造了‘你點我幫’工作室。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有生活上的需求,可以隨時下‘訂單’,由社區安排專門人員上門服務。”寧貴增介紹,下一步,社區還將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通過引進第三方專業公司,為社區老人提供訂餐、家政和綜合性照料等個性化服務,真正打造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

智慧升級,享受安全便捷生活

“最近幾天總覺得胸口有點不舒服,你給我測下心跳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自從自己所在的六二社區北崗院新成立了一個智慧小區運營中心,78歲的黃朝清隔三差五就要來測測血壓和心跳。

“放心吧,指數都正常,沒問題。”說著,智慧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熟練地從黃朝清胸口處取下單道心電記錄儀。心電記錄儀與智慧管理平台遠程連接,監測好的數據被實時傳送到平台的健康數據庫。如果心率異常,平台會第一時間傳送信息給專業醫生和家屬。

“智慧醫療是智慧小區提供的一項服務。未來單道心電記錄儀在居民中推廣使用后,居民在家就能完成檢測,同時還可以通過手機‘及時心電’APP隨時連線心血管疾病專業醫生,尋求指導和幫助。”六二社區黨委書記楊紅介紹。

“管網統一入地、路面修理平整、小區道路暢通……如果可以的話再多些綠化和活動空間。”黃朝清幾年前的心願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都得到了實現。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破解老舊小區的管理難題,社區將小區內的廢棄倉庫進行了整改裝修,分不同功能改造了超市、食堂、社區文體中心、鄰裡中心、養老服務中心等活動中心后,還引入了“互聯網+社區服務”智慧小區管理平台系統,啟動了智慧小區運營中心,為小區居民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服務。

“人臉識別”智慧門禁、“實時監控”智慧消防、“一鍵呼叫”智慧醫療……智慧小區管理平台完全投用后共可實現十二大項智慧服務。“目前我們已運行啟用了智慧門禁、智慧消防、智慧醫療等便民服務項目,其他項目也將陸續開啟。”楊紅說。

有完善的公共設施,也有濃厚的“鄉土”記憶,還有便捷的智慧生活……如今,走進復興區,干淨宜居的環境令人耳目一新,各具特色的風貌更讓人回味無窮。今年,復興區重點打造提升13個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區,繼續實施精細化改造,全面改善老舊小區居住條件和人居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5日 14 版)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