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年終特別策劃·詞說燕趙——回眸2021系列之一】在高質量趕超發展中增進民生福祉——

河北邢台:打好“組合拳” 點燃“新引擎”

趙明妍 閆麗靜
2021年12月28日19:38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旗幟引領奮進者,時代不負追夢人。2021,河北邁出發展新節拍:京津冀協同發展亮點頻出, “雄安質量”刷新高度,“三千萬人上冰雪”,三屆冰雪運動會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工作推向高潮。“十四五”規劃開局,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畫卷上譜寫了更多精彩篇章。
    回首2021,河北辦實事,開新局,實干篤行,不負人民﹔站在新的起點,“六個現代化河北”引領高質量發展,上下同心。
    細數2021燕趙大地上的感人故事,記錄時代畫卷中的動人聲音,刻畫奮進路上勇於奉獻的英雄群像——
    今天起,人民網河北頻道策劃推出“詞說燕趙——回眸2021”系列報道。

邢台市襄都區城區。 王宏雁攝

做強城市經濟,促進中心城市成長﹔以“千斤糧、萬元錢”為目標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萬名干部沉到一線,摸實情、解難題﹔民生實事壓茬推進……2021年,邢台市堅持培育高質量趕超發展新引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今年以來,邢台市結合實際,按照“一三五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打出了一套高質量趕超發展“組合拳”,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高,開創了邢台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1:中心城市

加快發展城市經濟 加速提升中心城市能級

“很刺激,身臨其境,太真實了!”近日,走進河北工業大學(邢台)科技園,市民張先生正在某公司展位內體驗VR滑雪。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業、互聯網行業……科技園內產業聚集,一棟棟樓宇好比一個個“立起來的開發區”,這裡也被稱為“空中經濟森林”。

開展中心城市成長行動,是邢台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跨越發展、超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新時代,如何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輻射帶動力?邢台市委書記錢三雄給出答案:要堅持產城融合,著力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集聚度、輻射力。要大力引進先進制造業、創意經濟、電子商務等城市經濟項目,不斷提升城市單位空間的效益。要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市現代化水平。

截至11月底,邢台市建成運營城市經濟綜合體46個,入駐企業3315家,貢獻稅收19.54億元,帶動就業4.14萬人。

此外,邢台2021年謀劃實施了“十大標配”項目42個,任務目標啟動30項。“‘十大標配’工程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邢台機場建設。”邢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寶戰說,“邢台機場項目是打造京津冀機場群的重要項目,也是邢台構建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機場運營前5年,力爭年旅客吞吐量由15萬人次逐年增長至45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由500噸逐年增長至1300噸。”

關鍵詞2:共同富裕

聚力“千斤糧、萬元錢” 促進農民增收

統籌城鄉、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是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劃溝、播撒菌種、平地……冬日裡,寧晉縣盛吉順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去年我們收獲了20萬斤羊肚菌,收入超1000萬。今年,我們擴增種植200畝,預計總收入將超2000萬元。”盛吉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建梅信心滿滿。

“千斤糧、萬元錢”生產模式,讓廣大農民更有盼頭、有奔頭。2021年,邢台市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將其作為邢台高質量趕超發展的“四梁八柱”之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了畝均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

先后引進君樂寶威縣基地、節水型加州鱸魚養殖等一批好項目,成功申報6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培育了3個產值超百億的產業集群……邢台市實施“萬元錢”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工程,截至11月底,已建成10個現代農業精品園區,新增“萬元錢”產業面積94.62萬畝,“萬元錢”種植基地2000余個。

關鍵詞3:“急難愁盼”

“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 服務好群眾和企業

今年9月的一天,任澤區西固城鄉路村包村干部劉彥峰在微信群內看到一條村民求助留言:這麼大的積水,啥時候是個頭啊,水下不去小麥怎麼種啊!

劉彥峰和同事們到現場了解情況后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聯系上級部門,邀請區水務局專家到田地裡研究排水工作。經過與水務局溝通並申請同意后,決定向地勢更為低窪的順水河引流排水,在其沿岸掘開3個排水口,將大量積水引入順水河。並迅速調動鄉村干部、黨員群眾400余人次,鉤機(挖掘機)200台次,確保涉及的土地應排盡排。

守初心、擔使命,就要在持續推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

今年,邢台市扎實開展“訪萬家幫萬企解萬難”活動,利用4個月時間組織全市萬名干部,走訪十萬戶困難家庭,幫扶萬家重點企業,全力解決群眾、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截至目前,邢台市共走訪困難家庭10萬余戶、企業(項目)8054個,收集並解決群眾“微心願”和企業問題7.6萬余個,解決率達99.89%。從城鎮到鄉村、從田間地頭到廠礦企業,處處都能見到黨員干部用心、用情、用力辦好便民惠企實事的身影。

此外,邢台市委宣傳部、邢台市文明辦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搭建市、縣、鄉(街)、村(小區)4級共計8500多個線上“百姓議事廳”微信群,致力解決“小問題無處反映、反映后響應慢、響應后解決慢、解決后又可能反彈”的難題。目前,“百姓議事廳”微信群已解決民生訴求5萬余件。

關鍵詞4:民生福祉

以人民為中心 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發展好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民生事業,讓群眾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就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下午放學鈴聲響起,邢台市郭守敬小學的學生們,奔向學校的各個活動場所,踢足球、跳街舞、下圍棋、聽繪本故事……校內免費課后服務開展以來,周一至周五下午的放學鈴成了該市小學校內課后服務的預備鈴。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今年,邢台市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啟動實施主城區基礎教育三年提升行動,推進“雙師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辦學教學質量。積極開展課后服務,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參與率已達100%(不含全寄宿學校)。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基層群眾衛生健康守門人。2019年,邢台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建立隊伍建設與管理、規范管理與信息化、績效考核與獎懲、財政投入與保障“四大長效機制”,二級以上醫院電子健康碼上線應用率達到98%,排在全省首位。

“醫護人員定期上門給我測血壓、血糖,指導我進行康復訓練。醫生還根據我的身體情況及時調配藥物,送藥上門,真是太貼心了。”今年69歲的南和區和陽鎮路庄村村民回煥芬對居家護理服務非常滿意。

為了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邢台市積極探索“醫養一體、兩院融合”農村養老新路徑,目前全市已有110個醫療機構建成“醫養一體、兩院融合”模式,178家鄉鎮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有74家增設養老服務職能,大大減輕了農村“鰥寡孤獨”等特殊群體的生活負擔。

時序更替,歲月流金。回看這一年,在充滿生機的邢襄大地上,邢台市為2021年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未來,邢台市將繼續腳踏實地,努力在“十四五”時期推動邢台高質量趕超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責編:李哲、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