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縣:職業農民梨園忙

人民網石家庄12月21日電 時下,河北省威縣賀營鎮袁家庄村利派爾梨園內,雖然天寒地凍,但梨農的干勁兒卻熱火朝天,他們忙著為梨樹進行冬季剪枝。“冬季梨園管護非常重要,管護得好,就能為明年有個好收成打下基礎。”梨園技術負責人劉玉東介紹到,“咱們梨園的梨品質過硬,價格比普通梨高一倍還多,市場上供不應求。”
技術員為梨樹進行冬季剪枝。 孟令超攝
劉玉東現在是初級職稱助理技師。今年65歲的劉玉東家住威縣章台鎮魚堤村,這裡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梨樹,歷史上有悠久的梨樹種植傳統。
劉玉東從小就跟著父親在自家梨園裡摸爬滾打,通過幾十年的梨樹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梨樹種植、嫁接、施肥澆水、病虫害防治到整形修剪等等,隻要是梨園用得著的技術都能信手拈來。
受家庭影響,劉玉東的兒子劉奎甲2012年從邢台市農業學校畢業后,也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種植梨樹。
為了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和實用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帶頭作用,2017年威縣在邢台市首次開展了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掐花、疏果、拉枝、施肥、澆灌……果樹生長中,每一個環節皆學問。通過嚴格的考試,劉玉東父子雙雙被評為農民助理技師。
鮮艷艷的証書,轉化為種梨的加持力,劉玉東父子信心大增。他們被聘請為周邊梨園的技術顧問,像城裡的工薪族一樣,每天也朝九晚五到梨園打卡上班,剪枝、修樹、教授技術。
梨產業高級顧問為技術員現場授課。 孟令超攝
劉玉東父子現在一年四季都在梨園裡忙活,邊干活邊負責技術指導。“農民助理技師這個職稱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今后我們更有底氣給梨園工人進行技術指導了。”目前,劉玉東父子先后對當地10余家梨園300多名工人進行過技術指導。
有知識、懂管理,如今,威縣已經有903名農民持証上崗,化身新農人。他們不僅管理著自己的梨園、應聘到其它梨園,還執教授業帶學生,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有力地牽引著威縣梨產業技術向更高層次發展。
從2013年至今,威縣建成標准化梨園230多個,發展優質梨樹面積10萬畝。2021年,梨產業園區總產量達1.2億公斤。梨產業改變了村民的生活,他們除了收入提升以外,也告別了傳統農民的身份。
農民手中的技術職稱証書,頗具含金量,正成為一張增強號召力的閃亮名片。“實現鄉村振興,培育實用人才是關鍵。我們專門組建評定委員會,聘請高級顧問,制定《實施方案》,每年列入年度《改革創新工作要點》,持續強化推進,為特色農業產業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實技術人才支撐。”威縣縣委書記崔耀鵬介紹到。(孟令超、趙國華)
威縣現代綠色A級梨產業園區。 孟令超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