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保護生物多樣性生存環境顯成效,赤嘴潛鴨首現衡水湖——

河北:2025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0%

2021年11月18日15:51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衡水湖景色。 張欣攝

人民網石家庄11月18日電 (付兆颯)藍色的天空與金色的蘆葦相互映襯,或紅或綠的植被點綴在岸邊,群群的候鳥盤旋嬉戲……初冬的衡水湖,迎來了一年四季中最為靜謐的時節,也迎來了一批批遠道而來的候鳥。

據了解,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在河北省東南部,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Ⅰ、Ⅱ級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鸻鷸鳥類遷飛路線的重要中轉站,每年有上百萬隻候鳥在此棲息、繁衍。今年,工作人員在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了赤嘴潛鴨,衡水湖潛鴨主要有青頭潛鴨、白眼潛鴨、紅頭潛鴨和鳳頭潛鴨,赤嘴潛鴨的發現也為衡水湖今年的遷徙季節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河北省有效開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進一步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升河北省生物多樣新保護水平,河北省近日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推進全省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建立生物多樣性的評估、監測體系,各類自然保護地佔陸域國土面積的7.41%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6.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以上,濕地保護率達到44%,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保護率達到80%,自然海岸線保有率、陸地生態系統類型有效保護率達到國家要求,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穩步增加,初步形成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機制。

為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實施意見》提出要落實就地保護體系: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調整自然保護地,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控政策。構建促進物種遷徙、基因交流的生態廊道和適宜生存的生態環境,加強對小五台、金華山一橫嶺子自然保護區褐馬雞和對駝梁、都山、霧靈山等自然保護區華北豹的棲息地保護。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城市綠地等保護空間標准化、規范化建設。選擇重要珍稀瀕危物種、極小種群和遺傳資源破碎分布點建設保護點。加強對河北梨、緣毛太行花等極小種群和青頭潛鴨、遺鷗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就地保護。

在完善遷地保護體系方面,《實施意見》提出,要優化建設動植物園、瀕危植物擴繁和遷地保護中心、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種質資源庫(場、區、圃)、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等搶救性遷地保護設施。進一步實施朱鹮野化改造、麋鹿引進與放歸、河北梨遷地保護、緣毛太行花人工繁育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與繁育項目。

此外,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侯日升介紹說,為構建完備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實施意見》還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完成生態系統調查、物種多樣性本底調查、重要遺傳資源調查等工作,率先開展塞罕壩、白洋澱、衡水湖等重要區域本底調查及監測。同時,持續推進農作物和畜禽、水產、林草植物、藥用植物、菌種等生物遺傳資源和種質資源調查、編目及數據庫建設。

(責編:李哲、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