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廊坊:全力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

2021年11月15日09:33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力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

廊坊舉行項目拉練觀摩活動暨經濟工作推進會議

全力推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

員工在香河縣第一城酒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作。河北日報通訊員 賈 珺攝

位於文安縣大柳河鎮工業區的河北天環現代商貿智慧物流廣場內,運輸車輛來回穿梭,一批批冷鏈食品由此發往全國各地。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今年以來,廊坊列入省市重點項目307項,總投資3684.3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78項,今年計劃投資342.93億元,前三季度完成377.14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10%。目前,已完工項目19項,101項計劃新開工項目開工率100%

10月29日,廊坊市舉行項目拉練觀摩活動暨全市經濟工作推進會議。當天,全市共開工項目91項,總投資296.25億元,今年計劃投資55.6億元,涵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多個方面。其中產業項目60項,總投資201.47億元。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廊坊各縣(市、區)的項目建設工地上仍是熱火朝天。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全市呈現上下齊心協力抓項目、隻爭朝夕促發展的良好氣象。一個個引領性強、帶動性好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補齊發展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位。

搶抓機遇,邁出與北京、雄安新區聯動發展新步伐

缸體全自動生產線、摩托車箱體精加工生產線、連杆精鏜機、活塞數控珩磨機……走進河北力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准機械)裝配車間,各種機械設備讓人目不暇接。

力准機械於2013年8月從北京遷入大廠潮白河工業區,主導產品為高端智能裝備,應用於家電、汽車發動機和3C電子等行業,並為多個國家及省級重點項目提供成套裝備。該公司產品已出口到墨西哥、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近3年出口額累計達2238萬元。

近年來,廊坊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緊緊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以“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為導向,精准承接北京“容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高端項目,主動跑辦對接,做好增量裂變文章,加快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步伐,一大批北京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項目加速向北三縣延伸。

日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一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具備海關驗收標准,目前已有總投資59.6億元的10個項目擬落戶綜保區。今年前9個月,廊坊臨空經濟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91%。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堅持以創新賦能發展,聚焦招商引資、區域配套、服務優化3條主線,搭建特色產業鏈、區域配套鏈、營商服務鏈,完善落實鏈長全員負責機制、全員招商的責任聯動機制和全流程工作推進機制,全面提升臨空經濟區規范化、一體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

走進文安縣大柳河鎮工業區,在總投資49億元、佔地546畝的河北天環現代商貿智慧物流(以下簡稱天環物流)廣場內,運輸車輛來回穿梭,一批批冷鏈食品由此發往全國各地。在文安,像天環物流這樣的項目還有很多——裝配式建筑、新型建材、節能環保材料……一批批與雄安新區發展相配套的重點產業項目加快竣工投產。

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同時,廊坊市加強產業對接,南三縣板塊奮力邁出與雄安新區聯動發展新步伐。他們積極梳理、延展上下游產業產品鏈條,做大區域傳統優勢產業,積極推進南部縣市的知名企業、特色產品進一步服務和拓展雄安新區市場。目前,大城華美集團、文安大地木業、霸州海陽順達等40余家重點企業與雄安新區保持深度合作。

“騰籠換鳥”,實施開發區“二次創業”和“雙倍增”計劃

日前,位於廊坊開發區的中電新源(廊坊)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緊張忙碌著。“對原有廠房進行適應性改造以及設備安裝布局的微調后,我們實現了落地即開工。”該公司總經理齊健說,從落戶到投產,他們僅用了40余天時間。

這家典型的“騰籠換鳥”企業是利用卡特彼勒採礦設備公司原址改建而成的,項目總佔地約50畝,總投資3.5億元,主要產品為智能模塊化變電站,相關產品已經獲得發明專利36項,成功運用於電力、石油、化工、水利、鐵路、大數據、光伏及風電(含海上風電)等領域。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45座智能模塊化變電站。

近年來,廊坊市把開發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深入實施開發區“二次創業”和“雙倍增”計劃,研究制定推進創新發展提升能級的若干措施,著力做好“騰籠換鳥”文章,堅持制度執行剛性,堅決倒逼僵尸企業退出或實施兼並重組,把效益高的優質企業放進去,打造經濟“高產田”,全力推動園區“二次創業”。

走進香河縣第一城酒業有限公司,生產區域內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機聲隆隆,員工們在操控台前各司其職,繁忙且有序。“灌裝流水線已改造升級完成,現正在更新生產線。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產能1萬噸。”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設備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1.8億元,通過改造提升灌裝流水線,優化生產流程,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像第一城酒業一樣,廊坊民營經濟領域正在經歷一場脫胎換骨的變革。5月28日,廊坊市出台《全市民營經濟“二次創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提出力爭通過今后3年時間,實現民營經濟“六大突破”“兩大提升”的目標。

今年以來,廊坊謀劃實施產業項目倍增專項行動,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列入省市重點項目307項,總投資3684.3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78項,今年計劃投資342.93億元,前三季度完成377.14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10%。目前,已完工項目19項,101項計劃新開工項目開工率100%。

優化服務,市場主體雙創活躍度大幅提升

“帶好材料到現場,半天就能辦完所有事,真是省時省力!”近日辦理完營業執照變更業務的三河市銘泰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招商主管展旭,對三河市行政審批局的服務十分滿意。

這一便利得益於三河市持續深化改革,先后推出政務服務“跨區通辦”、企業登記不見面等舉措。對產業項目引進聯席會確定實施的重點企業投資項目,該市實行“並聯預審”模式。在預供地階段,充分運用好土地報批、土地供應的時間段,服務團隊和各相關部門提前介入,按照“審批清單”要求全節點實行同步模擬審批,保証一旦供地,在第一時間內就能將模擬審批証件轉換為正式審批証件。

今年以來,廊坊市以最大程度滿足市場主體需求為根本導向,以國際國內一流水平為標杆,以開展十大專項行動為抓手,持續鞏固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的積極成效,探索實施了一批突破性、引領性的改革舉措,力求在商事制度、投資審批、政務服務、新型監管、法治保障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該市著力推進“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服務,建立運行了廊坊市政務服務平台。目前,全市39個市直部門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6.8%,縣級網上可辦率達到96.69%。同時,廊坊全市106個鄉(鎮、街道)、3177個村(社區)均已建立行政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站,在全省率先實現100%全覆蓋。

90%以上涉稅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7小時以內,不涉及發票申領的3小時內完成﹔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最長審批時限58個工作日以內,水氣報裝時間壓減至4個工作日以內……今年,廊坊市在營商環境方面設定了43個方面135項目標任務,目前均實現了預期效果。

隨著廊坊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躍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廊坊市實有內資企業1192786戶,比2020年底淨增7741戶。全市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38家,市級以上創新研發平台總數達到750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10家﹔新增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家,全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總數達到16家﹔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新增省級星創天地42家,全市市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總數達到240家,其中國家級26家、省級134家。(記者周禹佳)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