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鄉村振興 館陶“豐”景》系列報道之二:

河北館陶:讓農村旱廁集體變靚 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2021年11月14日16:36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石家庄11月14日電 (楊文娟)走進河北省館陶縣壽山寺鄉翟庄村武子兵的家,氣派的影壁牆映入眼帘,灰色的小方磚滿鋪了整個院落,寬敞的農家院子裡牆角的廁所小房非常顯眼,裡裡外外都收拾得干淨整潔,跟想象中的農村廁所景象完全不同。

武子兵在打掃院子。 郝立翠攝

“以前的旱廁,有味兒,蒼蠅蚊子滿院子飛。現在改造了廁所,臭烘烘的糞坑看不見了,上完廁所用水一沖,干干淨淨,啥廁所味兒院子裡也聞不到了。”正在打掃院落的武子兵樂呵呵地說。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社會要發展,農村面貌要改造,環境至關重要。”館陶縣委書記王立偉說,“沒有好的生產生活環境,農民的身體健康和幸福生活就無從談起。將‘旱改廁’作為全縣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群眾盡享改革發展成果,生活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近年來,館陶縣把農村改廁項目與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有力帶動了鄉村整體環境衛生的改善,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但是,改廁容易,改變習慣難。“雖然知道旱廁不衛生,改后好處多多,但真改起來,很多村民一開始並不是很接受。有的嫌麻煩,有的覺得無所謂,有的對此持懷疑態度,甚至有些基層領導干部對改廁也有抵觸情緒。”館陶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譚雙月表示,“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讓群眾和地方干部從思想上認識到改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針對這一情況,館陶縣提出了“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工作思路,在一些鄉鎮和村庄進行試點。在先行試點的帶動下,廣大農村干部的改廁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組織群眾實地參觀,通過現場體驗、直觀感受改廁帶來的變化和好處,極大地激發了群眾支持改廁的熱情。

“這個廁所是水沖式的,改廁后院裡沒了臭味、沒了蠅蛆,比以前的廁所強一百倍,看著也舒心呢!”提起改廁,該縣王橋鄉路庄村黨支部書記張金強高興地講了起來。

張金強家改造后的廁所。 王華美攝

一開始,他對廁所改造也不是很認可,覺得旱廁雖然有些臟臭,但也不妨礙生活,自從看了試點村改造后的廁所,他的態度轉變得很快,帶頭把自家的廁所改造完成,並和村兩委成員一起做村民的工作,帶領群眾進行廁所改造,旱改廁工作走在了全鄉的前列。目前,路庄村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新式廁所。

改廁過程中,館陶縣各鄉鎮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採取多種改廁模式,全力推進農村改廁工作。通過改造前后的對比,村民們不僅切身感受到廁所改造帶來的好處,人居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關鍵是改廁所需費用全部由政府補貼,現在群眾從‘要我改’到‘我要改’,比著看誰家的廁所建得更標准、更漂亮。”譚雙月說,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改廁56625座,達到了應改盡改,改變農村廁所臟、臭問題取得初步成效,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高。

在農村旱廁改造工作中,館陶縣還積極推進后續管護工作, 打造了維修、清運、處理三大體系,建立起長效管護機制。“我縣採取‘行政推動+市場引導’的辦法,鼓勵企業或個人做好改廁后的檢查維修、定期收運、糞渣資源利用等后續管理工作,並形成‘管收用並重、責權利一致’的長效管理機制,實現‘廁具壞了有人修、糞污滿了有人清’。”館陶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武俊勇介紹說,目前館陶縣已建設了12個廁污處理中心,全力為農村改廁后的維護工作提供保障。

館陶縣柴堡鎮廁污集中處理中心。 王華美攝

“我家有5口人,廁所一年需要清掏2次,需要清掏的時候,我就給服務公司打電話,服務人員來得很及時,清掏得也很干淨。”館陶縣房寨鎮王寨村王太中說,每次清掏政府還給20元的補貼,真是給群眾辦了大好事。

據介紹,按照政府補助引導、群眾自籌相結合的原則,館陶縣建立完善了“政府補貼+農戶付費”的清掏運輸體系,每次清掏服務農戶自付20元,政府補貼20元。

“我們根據實際清掏次數,每季度撥付一次,並將其列入每年的政府財政預算,切實減輕農民群眾的負擔。”武俊勇說,目前館陶縣共完成廁污清掏7538戶(次),政府補貼資金已全部支付到位。

(責編:方童、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