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邢台信都:“一紅一綠”帶火旅游富了百姓

2021年09月24日09:0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一紅一綠”帶火旅游富了百姓

“一紅一綠”帶火旅游富了百姓

——邢台市信都區前南峪村見聞

金秋送爽,五谷飄香。9月23日,邢台市信都區前南峪村喜氣洋洋。

紅色的蘋果、褐色的板栗、紫色的葡萄……進入豐收季的前南峪,果香四溢,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裡被稱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也是最美的地方,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賞“打卡”。

行走在果樹蔥郁的前南峪村,來自邢台市區的游客張丹忍不住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各種果實熟了,一家人過來採摘。”張丹說,今年已是她第三次來前南峪了,每次來總有不同的驚喜。

不僅許多邢台、邯鄲、石家庄市民成了前南峪的常客,北京、天津、河南的游客也經常慕名而來。

游客多了,村民也吃起了旅游飯,辦起了農家樂。

在村中緊鄰主街道的“海書農家樂”,李愛英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客人,一邊收拾桌椅。這段時間,來旅游的游客逐漸增多,她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起初飯店能容納100人吃飯,一年能有十多萬元的收入,配套的旅館可以接待40多人,一年也有6萬元左右的收入。”李愛英說,從石頭山到花果山,有了這好風景,就等於栽下了“搖錢樹”,能賣鮮果,又能賣風景。近兩年,她又把家裡的房屋進行了翻修,旅游接待能力明顯提升,餐飲、住宿環境也有了較大改善。

游客走進來,村民富起來。如今在前南峪村,像李愛英這樣的農家樂經營戶有十余家。全村每年吸引游客60萬人次,80%的家庭從事農家樂、旅游觀光、生態採摘等綠色產業。

前南峪村的旅游可以用四個字代替:“一紅一綠”。“綠”說的就是發展生態旅游、綠色旅游,當地8300畝山場共植樹318萬株,其中各類果樹32.6萬余株,植被覆蓋率達94.6%,林木覆蓋率達90.7%。“紅”說的是發展紅色教育、紅色旅游,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前南峪林果和旅游收入1.34億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

優良的生態環境、被歲月浸潤過的“紅色記憶”,帶給前南峪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富足,更有金錢買不來的幸福指數。近年來,前南峪持續做大做強“紅”“綠”兩篇文章,推進實施精品林果優化升級,深入挖掘抗大紅色資源,構建“紅色+綠色”旅游產業發展新模式,由“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發展為“太行山最美的地方”,更多人捧上生態致富的“金飯碗”。(記者郝東偉)

(責編:張曉博、祝龍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滄州)中小企業合作論壇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