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梨長成記”系列報道之二
梨果飄香 “威梨”漸成區域發展新名片
【編者按】專業資料顯示,河北省作為梨果生產第一大省,無論是種植面積還是產量都居於世界先列水平,但是河北省梨果產業的生產力水平還亟待提高。2013年開始,在業內籍籍無名的河北威縣在“梨”上開始發力,短短幾年時間以秋月梨、雪青梨、紅香酥等為代表的“威梨”后來居上,成長為區域知名公用品牌,帶動了上萬群眾脫貧致富。
從威縣梨到“威梨”,威縣走出了一條科技+品牌+組織化的產業發展新路。近日,人民網河北頻道深入威縣,實地探訪,為您帶來“威梨長成記”系列報道。
人民網邢台8月16日電 (林福盛 袁志廣)位於河北省南部的威縣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鐵路、不靠大城市,地下沒礦藏、地上沒資源,人稱“四不靠兩沒有”。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短短四、五年的時間,在以前普普通通的威縣梨基礎上,打造出一個“威梨”區域知名公用品牌。
“現在,威梨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都小有名氣,旺季更是供不應求。”威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梨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李濤介紹說,“威梨”已經成為當地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
“威梨”已成當地發展的一張名片,圖為品牌發布會現場(資料圖片)。 威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威縣為何發展梨產業?“威梨”何以迅速聲名遠播……在當地人士看來,這一切都有其“內生邏輯”。
“我們這兒,106國道以西,沙化土地較多,不適合種庄稼。以往種植的花生、紅薯等作物產量都不高。這一區域涉及威縣7個鄉鎮、104個村群眾的吃飯問題。”李濤表示,彼時,如何讓這片區域的貧困群眾擺脫貧困成為了威縣縣委、縣政府重點考慮的問題。
“土地貧瘠,漏水漏肥,不適合種庄稼……”這些在老百姓看來頗為棘手的問題,在農業專家眼中,卻成為當地發展梨產業的“優勢”。“我們請來專家把脈發現,這一區域土壤多為沙質土,且地處平原,夏季雨水充沛,年均日照時長,這些都為梨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威縣梨產業園區管委會總工程師劉明亮表示,專家們認為,威縣地處冀南低窪平原,地形平坦,非常適合開展大規模梨樹種植。
2013年,威縣縣委、縣政府把發展高品質梨果作為農業主導、重點產業,組織調動有效資源開始全面啟動。據介紹,在威縣,梨產業辦是梨農最為熟悉的政府機構。“‘梨產業辦’是威縣梨產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的簡稱。為了深入推進梨產業的發展,我們專門成立了這個機構,並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濤分管梨產業辦,協調各職能部門推動工作。”劉明亮介紹說,為了推動某一特定產業,成立專門的職能部門,這在全省也比較罕見,不過這也推動“威梨”產業的快速發展。
他們發布並實施了《威縣西沙河流域綠色A級高效梨產業帶建設規劃(2013——2020年)》,隨之,在威縣西沙河流域建設10萬畝梨產業帶的宏偉藍圖拉開帷幕。
“從2013年至今,威縣以梨產業園區為特色主導產業,已引進陝西海升、河北龍集、河北國藶等龍頭企業40余家,組建農民合作社120個、家庭農場30余家,發展種植大戶34個,建成標准化梨園230多個。”劉明亮介紹說,截至目前,當地通過合作經營、租賃經營發展優質梨樹面積10萬余畝,園區總產值已達15億元。
梨產業發展迅猛,“威梨”品牌也應運而生。據介紹,為了推動威梨品牌建設,當地還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威梨品牌建設和市場銷售工作領導小組,該小組旨在統籌指導推進威梨品牌和市場銷售各項工作。幾年下來“威梨”品牌便迅速勃興。
“‘威梨’品牌誕生以來,先后榮獲河北省‘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8年度中國最受歡迎的梨區域公用品牌10強、2018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等多個獎項。”劉明亮介紹說。
“‘威梨’已經成為我們地方發展的一大品牌。全縣近2萬群眾依靠梨果產業實現穩定脫貧。不僅如此,我們還連續舉辦梨花節以及奔向‘梨想’馬拉鬆等活動,吸引了省內外游客幾十萬人前來參與。”威縣縣委書記崔耀鵬表示,眼下,威縣正在規劃威梨小鎮、籌建梨博物館、世界梨博覽園,努力打造現代農業、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生態旅游、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示范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