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河北邯鄲精准救助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

筑牢防貧壩 幸福留在家(一線探民生)

本報記者  史自強
2020年06月23日09: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如何有效化解致貧返貧風險?河北邯鄲建立精准防貧機制,重點救助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採取大數據篩查與自主上報相結合的識別方式,實施就業援助、社保兜底、專人幫扶等措施,筑牢防貧堤壩,守住群眾幸福生活。

  

  河北邯鄲市兩組扶貧數據引人關注。

  脫貧后返貧人數:2016年,2254人﹔2017年,355人﹔2018年,20人﹔2019年,0人。

  新增致貧人數:2016年,47646人﹔2017年,1763人﹔2018年,1661人﹔2019年,0人。

  返貧致貧數字“雙歸零”的背后,是邯鄲市建立的“基金救助、就業援助、社保兜底、專人幫扶”的精准扶貧機制。“實現整體脫貧的同時,筑牢防貧堤壩,有效攔截致貧返貧風險,是邯鄲當下及今后,邁向全面小康的關鍵任務”,邯鄲市扶貧辦主任楊連海說。

  救助兩大重點人群

  馬艷麗感到有些焦慮,她本已脫貧的生活,又再次陷入一種不確定性。

  東代固村是河北邯鄲魏縣的一個普通小村,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梨樹。馬艷麗家的4畝梨,受技術、市場、天氣影響,收入不高,還不穩定。隨著入股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措施的幫扶,一家6口於2016年實現脫貧。

  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夏天,36歲的馬艷麗突感“心慌難受,上不來氣”,到醫院一檢查,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費呢?預估得20萬元!“我當時就想,這下子完了。我公公婆婆整宿整宿睡不著,我兩個孩子還小,可咋辦啊”,馬艷麗很擔心。

  在邯鄲館陶縣姚庄村,21歲的李紅彩也在發愁。她一家5口人,人均年收入有4000多元,雖算不上貧困戶,但過得挺緊巴。2016年,隨著李紅彩入學河北體育學院,每年學費、住宿費共計有12500元。此前李紅彩一直有助學貸款支持,而近兩年,不僅外出實習有花費,還需要還貸款,開銷突然變多了不少。

  醫療費、學費……陡然上升的支出,正在將馬艷麗和李紅彩的家庭,拉向貧困線以下。

  早在2015年、2016年,邯鄲市就發現了“邊脫貧、邊致貧、邊返貧”的現象。邯鄲市扶貧辦政策法規處處長張向前說,2017年,邯鄲市率先出台防貧實施辦法,后不斷升級完善,既治貧,也治“未貧”。

  邯鄲市將馬艷麗這樣的“脫貧不穩定戶”和像李紅彩這樣的收入略高於貧困戶的“邊緣易致貧戶”列為防貧救助重點人群。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5124元、因意外支出負擔超過一定數額兩種情況,作為兩個認定條件,實施監測和救助。

  採取兩種識別方式

  當太平洋財產股份有限公司魏縣支公司的工作人員劉志立到訪家裡時,馬艷麗有些吃驚,“你來找我的?”“你怎麼知道的?”

  此前,通過大數據篩查,縣醫保局發現,馬艷麗雖是已脫貧戶,但其短期內的自付醫療費用超過了5000元的防貧救助預警線,隨即通知工作人員進行入戶核查。此次,馬艷麗的手術等醫療費用累計約24萬元,自費部分達6.6萬元。在核實完成僅2天后,她的銀行卡上收到了一筆4.8萬元的防貧救助款。

  針對意外造成的大額支出,邯鄲市實施基金救助。以縣為單位,經測算后,每年按10%的農村人口、人均50元的標准,在每縣設立防貧基金,並委托保險公司作為第三方實施。

  “縣裡醫保、交警、民政、應急管理等部門,都會進行大數據篩查,發現防貧預警對象后,就會通知保險公司實地核查。經村級公示后,實施相關救助”。魏縣防貧辦大數據中心的李學豐說。

  與大數據篩查這種“自上而下”的方式相對的,是村民“自下而上”的自主申請。在館陶姚庄村,李紅彩通過村委會,將學費支出上報到了縣防貧辦和縣教育局。經核實后,2019年,她獲得了4000余元的防貧救助款。2020年,她還將獲助4000余元。

  因病、因學、因災,邯鄲將防貧救助的起付線分類細化:因病,一年內自付費用,脫貧不穩定戶達5000元,或邊緣戶達2萬元的﹔因學一年自付學費、住宿費等超過8000元的﹔因意外事故自付達1萬元的﹔特色種養殖因災造成一次性損失達5000元的等,均可獲得救助。

  楊連海表示,通過大數據篩查和村民自主上報,實現了防貧對象救助“一個也不能少”。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核查防貧預警對象33704戶,核實救助2992戶3270.6萬元。其中2019年核查16070戶,核實救助1454戶1755萬元。

  實施多種救助措施

  今年3月初,各地復工復產如火如荼。馬艷麗邁著緩緩的步子,在家門口送別了丈夫,目的地是他從來沒去過的浙江省。

  去年剛做了心臟手術,遵醫囑,馬艷麗要在家靜養三年,也沒了收入。當地防貧部門轉而把目光投向她的家人:公公被安排在村裡公益崗做保潔員,丈夫則通過村委會、縣人社局的介紹,在浙江嘉興的一家公司入了職。

  “媳婦兒,這邊真不賴,比我原來在咱縣城打零工,每個月多賺兩三千呢”,馬艷麗說,電話那頭的丈夫,激動得不得了。

  邯鄲市各縣在實施基金救助,解燃眉之急的基礎上,綜合實施“就業援助、社保兜底、專人幫扶”措施,通過“節流”與“開源”相結合,讓防貧救助對象收入持續高於貧困線,盡快脫離風險區。

  剛剛畢業的李紅彩,此前根據所學的體育類專業,前往上海一家球場作了實習,目前正在投遞簡歷,尋找工作。“村裡年輕人多出去闖闖,見見世面,很有好處。考慮到她家裡情況,要是就業出現難處,我們也會幫著對接、協調。”館陶縣扶貧辦副主任呂曙光說。

  一場大病、一次意外,造成一些防貧救助對象短期或長期生活無法自理,其配偶或家人不得不放棄在外務工,返鄉照顧。“這種情況我們就會安排其家屬,在當地的扶貧微工廠、農業園區等就近就業,實現增收、照顧兩不誤。”張向前說。

  目前,全邯鄲市已對1700多人實施了就業援助。確實沒有勞動能力、無法產生收入的,就實施社保兜底,確保“兩不愁三保障”。

  在馬艷麗所在的東代固村,村委會副主任李保海有著繁忙的日程表,不僅要負責各類村務,他還是馬艷麗一家的防貧幫扶責任人。“縣裡規定我們每季度至少入戶一次,可實際上每個月都來好幾次,隔三差五就來看看病情恢復咋樣了,需要啥幫助。”李保海說。

  針對所有防貧救助對象,邯鄲市設立了專人幫扶機制。幫扶人“一幫一”,在縣裡和防貧對象間,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做好橋梁和溝通。“不定期地普及新政策,用多種方式鼓舞他們增收的干勁。”李保海說,“畢竟好日子不是等來的,而要想過穩定的好日子,就更得加油干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3日 13 版)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常懷"趕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續奮斗
  • 探館vlog:走進保定博物館、美術館
  • 石家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