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红”流激荡老区振兴新动能——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平山开展社会实践

7月6日至15日,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红途红色文化调研实践队赴河北省平山县开展社会实践,探寻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发展的创新路径。实践队员深入革命旧址、村史展馆、村社企业与村干部、老党员、返乡创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走访红色革命老区5处、爱国主义教育场馆5所、乡村特色产业4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5堂、红色理论宣讲3场,录制大学生讲思政课视频1部,撰写调研报告1篇。实践队由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萌,思政课教师郭蕊,团委书记梁文贤,团委副书记崔海宇和8名本、硕、博学生组成。校团委书记时亚东参加活动。
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在西柏坡革命旧址群,思政课教师郭蕊讲授“场馆里的思政课”。她号召青年学子要从 “两个务必” 中汲取力量,挺膺担当。在西洪子店村抗日无名烈士纪念碑前,师生聆听平山团历史宣讲人王汉汪讲述平山团英勇抗敌的伟大事迹,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平山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南滚龙沟村,实践队员拜访了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发小史林山,他动情讲述了王二小为保护根据地八路军和乡亲而牺牲的英勇事迹。实践队来到王二小故居,“红砖”宣讲团成员窦亦辉开展“传承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宣讲,号召青年学子以抗日英雄王二小为榜样,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砖”宣讲团成员窦亦辉在王二小故居作主题宣讲。尹思源摄
挖掘红色资源,探寻文旅发展模式
82年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平山县北庄村唱响。实践队员走进北庄村,聆听老党员齐泽民、张明云讲述该村开发红色旅游、建立村史馆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深刻感受团结精神的时代传承。在李家庄村和西柏坡村,实践队员深入了解革命老区依托革命旧址,通过场景还原、科技赋能和沉浸式体验等手段,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在南滚龙沟村,队员们实地调研了该村通过“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振兴的新模式。
师生在北庄村打麦场旧址齐唱《团结就是力量》。尹思源摄
调研特色产业,探访老区振兴路径
师生采访西柏坡村返乡创业者闫二鹏。尹思源摄
在北庄村,实践队员采访了河北省三八红旗集体“团结北庄”手工坊负责人王亚梅,调研了手工坊“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及将红色文化融入北庄布鞋制作,使近百名农村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创新做法。在西柏坡村,返乡创业者闫二鹏向实践队员分享了他积极宣传西柏坡红色文化,回乡创办民宿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经历。实践队员走访了多家民宿,实地调研了西柏坡红色文化融入民宿装修、菜品等做法,深切体会当地以红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特色。( 贾宇彤、康润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