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两周年:同心逐梦 绘就健康新底色

2025年07月09日15:20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京冀山水相依,北京到石家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人民”携手搭建起的“健康桥”不断延伸,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看北京名医”成为石家庄人的幸福口头禅,被写入2024年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光回溯,2023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正式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为石家庄市第一个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市级医院,填补了石家庄市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空白。两年来,医院的诊疗技术稳步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疑难重症患者不出省,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国家级专家的高水平诊疗服务。在新一期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结果中,医院排名全国1588家三级综合医院前20%,在综合组中获得A等级。“人民”携手,书写了新时代医疗协同发展的动人篇章,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抓共建促提升 打造医疗“新高地”

锚定建成示范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共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纵深推进。“国家队”医院优质资源下沉,核心技术平移,实现同质化管理;形成了以呼吸胸外、心血管、消化、血液四大专业诊疗中心为引领,14个优势学科群共同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模式;依托四大诊疗中心和14个优势学科群的联动发展模式,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达到18个。

由输血转为造血,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专家通过传帮带、手把手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石家庄医院培育多层次医疗人才。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批技术全面的学术骨干迅速成长;选派232名医技护管人员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带回新技术30项,成为人才队伍中的中坚力量;16位北大人民医院专家获批成为河北医大导师,直接参与招生带教工作。“国家队”的强势入驻和倾情付出,为医院搭建了稳定的人才结构,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强技术优服务 搭建温暖就医路

胸腹主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四分支重建;复杂腹主动脉瘤,短瘤颈,应用束径技术双开窗重建双肾动脉;主动脉瓣修复术,2D—TTE及3D—RT—TEE在主动脉瓣成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微创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高度近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9项,其中国内领先3项,省内领先35项,7项填补省内空白。一项项新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留住本地患者、吸附外地患者”的能力持续显现,患者群不仅覆盖河北省各地市,还遍及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见证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更有“医”靠。

打破专业壁垒,组建41个多学科诊疗专家团队,涵盖呼吸、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重点疾病领域,多个顶级专家组成“智囊团队”围着患者转,疑难病症实现“一站式”诊治;头痛门诊、肺癌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门诊等99个专病门诊,让患者就医找得到、选得准、看得好。关注“一老一小”特殊人群,开设儿童康复门诊,率先在省内开设谵妄病房,开展适老化护理服务,13个特色专科护理门诊打造区域标杆,推广预住院试点和日间手术……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为百姓搭建温暖就医路。

广辐射强引领 织密健康服务网

通过“自身强”带动“基层强”,最终实现“区域强”。牵头成立石家庄市医学医联体联盟,与19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建立了上下贯通的转诊通道,让优质资源沉下去、基层能力提上来。2024年1月,被河北省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确立为第一批京津冀医联体单位。先后与邢台市新河县中医医院、邢台市清河县中医院、邯郸市大名县中医院等14家域外基层医疗机构签约共建医联体,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切实缓解群众跨区域就医负担,把高水平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它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省级培训基地”“全国静脉疾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及河北省首个国家级“超声心动图规范化培训中心”;胸痛中心获评国家最高等级“卓越中心”,荣获全国心肌病诊疗规范提升项目先锋单位,挂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眼科医院和“中国创伤救治联盟成员单位”,医院连续两年举办了石家庄滹沱河医学大会,形成了京津冀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术名片……在逐梦健康的漫漫征程上,“人民”携手,昂首阔步,行稳致远,一个个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安立云)

(责编:杨文娟、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