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政务服务改革成效显著

看冀南小城如何让办事人“一键倾心”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
2025年05月23日15:10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开放式“政务客厅”内,工作人员与群众并肩而坐,指尖轻触间完成材料扫描与信息录入;

智慧大屏实时滚动着等候人数、办件进度等数据,精准指引服务分流;

咖啡香气弥漫的等候区里,市民翻阅杂志的闲适场景,与高效运转的办事窗口相映成趣……

走进河北省大名县政务服务大厅,亲民暖心的场景令人如沐春风。从“去柜台化”的零距离沟通,到数智赋能重塑流程、场景革新重构体验,再到线上线下“政务大管家”全流程兜底,大名这座冀南小城通过政务服务改革,不断提升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赢得了良好口碑,让“大名有事我来办”品牌越擦越亮。

数智赋能 云端服务重塑办事生态

“上午提交申请,下午凭法人身份证就能取证,‘云上’办理太方便了!”铜锣湾文旅置业开发报件经理丁博华谈起在大名的办事体验时赞不绝口。该项目通过“云上政务中枢”已顺利办理6个证照,全程线上操作实现“网购式”服务。

据了解,大名县政务服务中心自2024年换装升级后,以48个综窗与3个专区综窗构建起立体服务网络,32个部门795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电子档案共享系统将材料免提交率提升至78%。“阳光大名”掌上平台与12345热线构成的数字管家体系,已累计处理视频导办服务34次,线下精准陪办121件。

同时,大名县在自助服务区增设“智能小屋”和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智能化自助服务窗口,办事人通过智能终端即可自行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全流程办理。

柜台服务人员提供特色服务。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柜台服务人员提供特色服务。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为了让办事人有更好的办事体验,我们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名县行政审批局数据科负责人卢力斌说,目前包括惠企金融政策辅助、企业开办预审、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12345热线AI智能语音、政务领域“智慧企微”服务等多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进入测试阶段。

“请输入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随着技术人员测试指令下达,企业开办预审AI数智员工迅速开始对重复名称、敏感字词等合规要素进行自动化比对。

“这款智能AI软件上线后,将大幅压缩人工审核时长,避免企业和群众来回跑,显著提升经营主体登记效率。”工程师王迈说。据了解,就在上个月,由技术团队开发的经营主体增量提质进度统计AI数智员工已上线,日均处理数据量达150条,政务服务效能提升70%。

流程再造 减法背后的服务加法

“下午两点过来,按之前经验,一次肯定办不完。没想到工作人员网上申请全程帮代办,食品小作坊证和营业执照当场到手!”大名县赵福超香油坊经营者王亚娟手拿新出炉的证照说,现在办理证照可比以前省事多了。

这得益于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创新推出的小磨香油作坊开办“一件事”特色服务,通过“一地一窗、证照联发”模式,将审批时间压缩至最快10分钟,跑出了服务提质增效的“加速度”。

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办理事项。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办理事项。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不只是针对这一个产业,大名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组建的线上线下政务“大管家”团队,为办事人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2025年以来,该窗口办理事项提速超70%,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这场政务服务“速度革命”的背后,是大名刀刃向内的流程再造。据了解,该县累计划转438项行政权力事项,占比达90%,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容缺办,整体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15%以下。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10.5—17个工作日,同步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实现证照、印章、政策“零成本一站获取”。

在大名,政务服务不止于窗口之内,更延伸至八小时之外。今年清明节前一天下午临近下班时,大名县名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金羽匆匆赶到大厅,急需办理投资项目备案业务。

“当时比较着急,因为第二天就是清明假期,如果办不了,就会影响项目后期合作。”张金羽说。

“绝不能让企业白跑腿,尤其像名鼎化工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更需要周到服务。”大名县行政审批局立项水利股负责人常新波说,在请示上级后,他次日加班加点为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不见面审批服务。当项目备案完成时,张金羽很激动:“没想到假期还能办成事,大名真给力,很满意!”

自我革新 破立并举的效能提升

“信息输入超过1分钟,系统就会闪退,必须立即优化!”日前,在大名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智能终端服务区,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慧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业务办理时发现的系统漏洞,当天就被技术团队优化消除。这种自我挑刺的作风,正推动着政务服务持续升级。

2025年以来,大名通过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累计发现并优化系统程序、标识不清等问题100余项。

在服务大厅一楼,一个特别的窗口引起记者的注意——“办不成事”窗口,台账记录却充满温暖:为卧床老人上门进行社保认证、帮异地企业视频核验……

“群众眼中的‘急难愁盼’,在我们这里都是‘特事特办’。”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办不成事窗口负责人张振兴表示,运行半年来多次收获群众锦旗,贴心服务赢得交口称赞。

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协调部门解决12345热线投诉件问题。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协调部门解决12345热线投诉件问题。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不仅如此,“中心二楼还开辟了会商室,不仅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面对面交流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机会,还能进行项目洽谈、直播政策解答。”大名县行政审批局市场服务部工作人员薛志飞说。

这样的自我革新换来的是市场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全县新登记经营主体同比增长4982户;工程项目审批提速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政务服务满意度从98.9%跃升至99.9%。正如大名县政协副主席、行政审批局局长高蕾所言:“改革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变量,要让每个办事者都成为改革的质检员。”

从“柜台内外”到“肩并肩”办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受理”到“主动破题”,大名县用流程优化、数智赋能、自我革新破解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密码”。这场始于指尖、成于民心的变革,不仅让“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成为现实,更催生出“营商引力场”,政务服务“软环境”正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责编:方童、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