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老辅警扎根基层37年

【个人档案】张秀,1966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唐山市公安局开平分局税务庄派出所辅警。曾多次获评先进个人、优秀社区辅警。获评省公安厅“警徽闪耀·河北榜样”典型选树宣传活动2025年第一季度“榜样辅警”。
张秀(左一)
“我一直都有一个警察梦,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名辅警,也算是圆梦了。”59岁的张秀笑着说。
张秀是唐山市公安局开平分局税务庄派出所的一名辅警。37年来,他一直默默坚守,辖区内的每一条路、每一栋楼、每一张面孔都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在辖区群众眼里,他是乐于助人的“帮大哥”;在同事心中,他是一把能解开各种难题的“万能钥匙”。
他是百姓“帮大哥”
“我也不会说啥,就是感谢张大哥,挽救了我丈夫,保全了我们这个家。”2021年7月26日,辖区群众刘女士带着孩子来到税务庄派出所,感谢张秀对他们这个家庭的无私帮助。
2021年初,刘女士的丈夫沉迷于“网上投资”,通过手机转账的方式,一下投进去七八万元,并且整天捧着手机“听课”,有时一听就是半宿。“我跟他说,他这是受骗了,但他根本听不进去,还和我吵架,甚至动手。”刘女士向邻居哭诉,邻居一下子想到了张秀。“让张大哥管管他,兴许管用。”
得知此事后,张秀利用下班时间,来到了刘女士家里。“我事先准备好平日里接触到的此类案例,跟刘女士的丈夫摆事实、讲道理,想用真实事例说服他。但她丈夫沉迷其中,说啥也听不进去。”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张秀并没有气馁,前后去了刘女士家六趟。“现在他也不听课了,对我也关心了。真的感谢张大哥的帮助,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刘女士言辞间满是感激。
不仅仅是刘女士,在张秀所在的辖区,还有一位特殊群众“老张”。老张由于患病,导致记忆力衰退,家里的钱总是“不知去向”。为此,老张多次报警称家里的存折被盗。但每次出警后,民警都是“无功而返”。其实,是老张自己把钱花了出去自己不记得了。为此,老张在外地工作的女婿找到张秀,“能不能把钱放在派出所,让我父亲每天来这儿支取。”虽然这是个麻烦事,但张秀一口应承了下来,“我替他保管着钱,你们就放心吧。”自此之后,老张几乎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派出所,找张秀“申领”当天的生活费,而这件事管到今年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对于老张和张秀来说,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今,税务庄派出所辖区的群众邻里不和找他,没有工作找他,家中有困难也找他,而他也成为百姓心中最信赖的“帮大哥”。
他是辖区“活地图”
“秀哥,刚接到群众报警,现在正是堵车的高峰期,我们怎么走最方便呀?”2025年2月5日18时许,正在派出所值班的民警田广林接到一个处警电话,由于刚来到所里时间不长,他对于辖区地理环境还不太熟悉,而报警人所说的这个位置离派出所较远且经常堵车,田广林有些着急。“对了,问问秀哥,他一准儿知道。”果然,一问张秀,他就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参加公安工作37年,张秀对于辖区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同事们都说他就是所里的“活地图”。但这个绝活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就的。
税务庄派出所辖区处于城乡接合部,情况复杂。刚接手处警工作时,为了能尽快熟悉辖区环境,张秀就整天“泡”在辖区,白天、晚上,上班、下班,只要是有时间,他就绕着辖区走,走遍了每个街道、每个胡同、每栋楼房、每个单元。就这样,半年下来,只要你随便说一个门店或楼房,他就能立马说出具体位置。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意辖区的道路、建筑变化,及时更新自己大脑中的“地图”。久而久之,辖区就像一个立体图形,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张秀的脑海中。
而今,不仅同事们接处警时对于不熟悉的位置要请教他,就连派警的指挥中心有时不清楚位置的归属地时,也会向他咨询,他也成了这里不折不扣的“活地图”。
他是单位“多面手”
“秀哥,这两家的案子我已经处理好几次了,当事人该拘留的也拘留了,该罚款的也罚款了,可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你看该怎么办啊?”民警田琪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办理一起邻里打架案件时,虽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了处理,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相反,两家的矛盾越积越深。
“这种家长里短的事儿说起来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要想彻底解决,不光要讲法律,还要照顾到人情。”张秀向田琪传授着这些年的办案经验。“邻里之间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把两家叫到一起,咱们从中调解、劝和,只要方法得当,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果然,这起历时一年半的案件,经过张秀和田琪的努力调解,最终尘埃落定,双方和好如初。
从警37年来,张秀在税务庄派出所先后在治安管理、内勤、户籍等岗位工作,历经过12任派出所所长。他身上的警服先后换过5套,虽然一直是警务辅助人员,但张秀依旧坚守在自己熟悉热爱的岗位上。
不同的肩章,同样的担当;不同的岗位,同样的信仰。
张秀像一枚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披星戴月、不厌其烦地奉献着……(李鑫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