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院发布2024年河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人民网石家庄4月23日电 (记者周博)4月23日,在第25个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之际,河北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24年河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并公布10件典型案例。
白皮书显示,2024年,河北法院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5216件,审结15249件,同比2023年分别上升13.28%和16.94%。审结专利案件1700余件,强化激励创新创造;审结商标案件3600余件,在“荷花”“避暑山庄”等案件中加强保护驰名商标、老字号、地理标志;审结著作权案件7800余件,依法审理了“赵州十景”“曲阳雕塑”“唐山陶瓷”等传统文化保护纠纷,与北京、天津高院共同发布京津冀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典型案例;审结不正当竞争案件400余件,明确了商业诋毁、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等认定规则,依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链家”商标侵权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沃玉3号”玉米种侵犯商业秘密罪案入选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河北法院不断深化知产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设立河北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持续推进简单知识产权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降低审理周期,聘任技术调查官49人促进技术事实查明,统一知识产权条线裁判标准,知识产权案件上诉率降至近4%、平均审理周期降至50余天、调撤率达82%,各项审判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北法院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构建多方协同保护机制,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衔接;推动多元解纷,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的调审联动机制入选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十大典型经验做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与33家科技领军企业、100家拥有驰名商标重点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制发6份司法建议,取得良好治理效果;深化京津冀区域协同,联合北京高院开展知识产权巡回审判,贯彻落实京津冀三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
河北法院持续打造过硬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多个集体和多名个人被最高法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省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评为知识产权保护优秀集体和个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