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辛集:全力打造政策“洼地”投资“宝地”

近日,总投资6亿元的挪宝地源热泵(辛集)生产基地项目,仅用4个小时,便成功领到施工许可证。“我们亲眼见证了这里项目落地的‘辛’速度!”河北辛集挪宝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皆恩说,手续办得如此顺利,得益于当地行政审批局推出的提前介入、材料预审及并联审批等创新机制。
位于燕赵腹地,以京津为邻的辛集市,是河北省确定的省直管市体制改革试点、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高质量发展百佳典范、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4月2日,由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三届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上,辛集市获评“2022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区)”称号。
近年来,辛集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准确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环境招引项目、以项目促进投资、以投资拉动增长,通过打造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努力将招商引资的“施工图”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实景图”,坚决当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
招商引资打出“组合拳”
未来发展的希望在项目,项目的关键在招商引资。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坚决当好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辛集市开展全员招商多点突破行动,进一步修订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用足用好招商团队、异地商会等各种资源。一方面,发挥辛集省直管市增量规划用地多的优势,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央企国企二三级子公司扩张布点机遇,引进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另一方面,以现有行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对外瞄准细分行业头部企业招商;以现有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为基础,进行延链、补链招商,催生一批专精特新小集群。
目前,已确定皮革、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精准筛选8个省、25个市、36个重点企业开展招商活动。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25%;在谈项目174个,总投资357亿元。
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在河北金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项目施工现场,厂房内焊接声、切割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分散在不同区域作业。大家铆足干劲,连续奋战,推进项目建设实现“加速跑”。“目前基本完成研发综合楼、一号厂房的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预计5月1号交付使用。”河北金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程师陈宏飞介绍。
今年,辛集市将举全市之力谋划、开工、投产、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树牢“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理念,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民营企业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实现保增长、增总量,扩规模、壮实力。
目前,辛集市确定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89个,计划总投资46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1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实体产业项目110个,计划总投资38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5亿元。无论项目数量、规模、质量,都是近年来最好。
园区平台引来“金凤凰”
3月6日,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就电商平台招商引资政策与北京客商进行洽谈;3月11日,与深圳博度电子科技公司就精密仪器仪表项目返乡创业进行沟通;3月29日,与北京中关村意谷公司就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进行对接;4月4日,河北省金融顾问团走进开发区……
短短半个月时间,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投资者前来参观、考察、洽谈。
据了解,辛集市把创建“国字号”园区作为“一号工程”,配置最优资源,提升园区能级,加快引导企业入园进区,形成园区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发挥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战场作用,大力推行“标准地”模式,完善“新九通一平”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园区产业水平、项目质量、投资强度、亩均效益;发挥全省内陆唯一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优势,配套建设牛羊加工、分割库等重点项目,与70多家冻品贸易企业合作,年内实现肉类贸易额4亿美元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建设现代种业创新中心、华北节水农业科创中心等项目,加快“马兰”系列高产节水小麦育繁推,努力打造种业强市。
亲商惠企当好“店小二”
河北维迪自动化技术公司是当地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深耕机床导轨和滑块部件。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持续回暖,企业接单量比去年翻了三倍。
“本来挺高兴的事,可我们却为资金犯了难。”总经理于洋说,完成这些订单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但是企业由于缺少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抵押物,无法贷款。一筹莫展之际,当地政府主动上门,牵线搭桥当地农商行为企业把脉解难,以库存产品为抵押,农商行为维迪公司办理1400万元的贷款。
近年来,辛集市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全力推动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切实提高存贷比,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加强企业上市前扶持。在服务京津、雄安中加速发展自己,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坚决消除限制市场资源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李秋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河北建成校内家长学校1.47万所 覆盖85%中小学及幼儿园
- 人民网石家庄4月5日电 (杨文娟)开通“知子花开家长学堂”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1478个,开办家教培训等指导活动1.4万场,服务家长1000多万人次;在全国首推《新学期家长第一课》,指导家长科学实施子女教育,受众家长达200余万人次;组建省市县校四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受益家长达300余万人次……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与成长。”在日前召开的“河北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侯建国表示,近年来,河北围绕“建制度、筑阵地、强队伍、创品牌”四个方面,统筹谋划、创新探索,积极打造河北校家社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