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落实“九不准” 善待返乡者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6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要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针对性,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坚决做到“九不准”,其中包括: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每一条“不准”,都深有所指。
这个端午节前后,有一大群旅人陷入困顿——他们经历千辛万苦,踏上返乡的火车、飞机,却在落地前后遭遇难以排解的困境。他们痛苦焦灼,热泪飞迸,却难以打动家乡的拒斥态度。
有的地方,在返乡者报备时直接拒绝,告知“非必要不返乡”;有的地方,因为旅客没有社区接收证明而拒其出站;有的地方不肯与时俱进,坚持自4月以来的严苛戒律,对不得歧视低风险地区人群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有的地方,对返乡人员收取高昂到离谱的隔离费用;有的地方,对持有合规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各种齐备手续,也要设置重重障碍,态度冷若冰霜……
其实,类似的“歧视”,两年多以来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各地防疫压力巨大,对疫情外溢风险严防死守可以理解,设立相应的隔离管控也无可厚非。但是,抗疫两年多了,为什么粗放、粗糙的原始管控手段,总是此起彼伏?
一切防疫手段,都必须尊重科学,任何地方都没有简单化、一刀切乃至层层加码的权力。我们要防的是“病毒”,不是返乡的乡亲,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只顾一头,是基层治理的懒政思维,经不起“两难”和“多难”的考验,如何能让百姓安心,让党放心?
返乡人中,不乏工作尚无着落、生活拮据的草根之人。给他们冷眼,向他们收钱,违背党的宗旨和执政之道。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意味着我们要有现代文明的底气和直面“多难”挑战的治理能力的硬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践行普惠初心 “贷”动中小微企业驶入“快车道”
- 人民网石家庄6月6日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普惠金融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 人才加码 活力振兴与发展同向
- 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因而可知,在国家的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作为中药科技创新的头部企业,以岭药业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将蕴藏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创新出适用当代人的中药,使“中国药方”焕发出持久生命力。回望30年,以岭药业是如何开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又该如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以岭药业,了解其创新中药发展的独门“秘籍”。今天,推出《创新“突围” 让古老中医药迸发新活力》系列报道第三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