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机收大比武 减损论英雄

2022年06月07日09:02 | 来源:河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机收大比武 减损论英雄

“别慌!咱们比赛不比谁收得快、收得多……”

“比啥呢?”

“比减损!就是比谁丢失得少!”

6月6日,在河北省成安县成安镇南鱼口村的麦田里,一场特殊的大比武正在进行。眼前,金黄色的麦子望不到边,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发出沙沙轻响,小麦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停在地头,机手已在驾驶座待命。

“3、2、1,开始!”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农机手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稳稳前进,在田间展示着抢收的娴熟操作技能,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

站在麦田里,记者看到,秸秆碎屑随风吹过,后面留下了一行行整齐的麦茬。机手收割完毕,专家组来到地里。他们用一个2.75米长、0.5米宽的钢框,随机卡在刚收割完的地上。

“要把这个范围内掉在地上的麦粒全部捡出来,称重,再根据平均亩产就可以换算出损失率。”裁判员董芳蹲在地上捡拾麦粒,不放过麦糠里遗漏的任何一颗。随后,捡起的麦粒被送到麦田旁进行称重。“7.95克,这个损失率是比较低的,损失率0.75%。”董芳说。

7.35克、8.65克……很快,参赛机手撒落的麦粒一一送来称重,数据立即出炉。经过称重换算,参赛机手杨景州的小麦机收损失率为0.69%,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通过比武,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操作技能,还让我们农机手、普通老百姓意识到收获减损的重要性,实现节粮减损。”杨景州告诉记者,造成籽粒损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夹带损失、清选损失和割台损失。其中,清选损失占的比例最大。

清选损失指的是麦糠带出来的小麦籽粒,农机手要结合麦田实际,适当调整好筛台上的开合角度,一般选择在30°至45°之间。另外,收割机的拨禾轮转得越慢,割台损失就会越小。

减少机收损失,杨景州有妙招:割麦前,先绕地转一圈,熟悉地形,根据麦子的成熟度、品种和田块特征,适当调整割幅,要均匀用力,切忌求快。“收割中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会影响作业效率,太快了就会有很多小麦抛撒出去,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调整速度,这样才能做到精细高效、提质减损。”他说。

邯郸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郝强是此次大比武的裁判长。他告诉记者,机收环节减损,主要看农机质量和农机手的操作技术,二者缺一不可。小麦联合收割机技术参数规定,机收小麦损失率不能高于1.2%。同样的机械,老机手和新机手操作水平不同,损失率也相差不少,一般能把损失率降到1%就算是技术不错的了。

减损的效果有多大?郝强说,从收获情况看,通过一系列减损措施,目前机收损失率在1%以下,按照邯郸市534万亩小麦计算,可以节约粮食超过2500万公斤,机收减损应该大力推广。

农谚里有小麦“九成熟、十成收”的说法,就是指小麦在蜡熟期末、完熟期初进行收割,既能保证麦粒品质,也能降低收割损耗。夏收前,河北省各地对农机手进行操作提示,在选择作业路线、作业速度、调整作业幅宽、留茬高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小麦机收减损技术示范。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在疫情防控前提下,今年夏收期间,河北省组织开展粮食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努力做到宣传活动对各类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全覆盖、大比武活动对所有冬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域全覆盖。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小麦种植面积3350.8万亩,计划投入9.7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机收率稳定在99.5%以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科学减损就是绿色增产,以前小规模种植的多,农机手为了尽快转场,操作机械时会抢进度,造成不必要的丢损。”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做好节粮减损工作,要求农机手在操作时更加严格、规范地按照作业技术标准精细高效操作,最大限度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率。接下来,河北省将继续结合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弘扬“节粮减损”意识,引导广大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展风采、作贡献,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里去挖潜力,又好又快完成夏收任务,确保颗粒归仓。(记者郝东伟)

(责编:商帆、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
  • 常怀"赶考"之心 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 探馆vlog:走进保定博物馆、美术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