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经济林将全部实现良种化

推进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河北省经济林将全部实现良种化
近日,河北省林草局印发关于推进林草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将达到71%以上,经济林全部实现良种化;建设、升级改造重点良种基地18个、种质资源库15个、保障性苗圃25个、乡土草种基地1个;种苗良种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意见指出,全省种苗事业坚持“科技引领、提质增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因地制宜、适地适种,依法治理、严格监管”的基本原则,围绕种苗使用优质化、种子生产基地化、苗木供应市场化、行业管理法制化的目标,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培育龙头企业等有力举措,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为全省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提供优质种苗保障。
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种苗。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发展区域特色优势种苗。坝上地区大力推广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等树种和榆树、桦树、山樱桃等珍贵乡土树种。山区及丘陵地区大力推广油松、侧柏等生态树种和枣、核桃、板栗、花椒、仁用杏等优质经济林树种。平原地区大力推广杨树新品种和椴树、高杆月季、玉兰、丁香、海棠等景观效果好的树种,同时培育梨、桃、葡萄等附加值高的特优经济林,适度引进造型技术,点缀造型树种,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沿海地区除继续培育柽柳、榆树、冬枣等树种外,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选育抗盐碱性强、生态效益好的新品种。
调整培育结构,提升质量效益。调整品种结构,压减白蜡、油松等结构性过剩的树种规模,培育中华金叶榆、楸树、银杏等优良品种、名特品种、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突出区域特色,培树地方品牌,形成独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搞好资源普查,加强保护利用。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名录,建设省级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推动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相结合、多层级资源库相互补充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
加强基地建设,提高良种产量。调减过剩树种面积,增加乡土、珍贵、濒危和抗病虫、抗逆性树种数量。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不同的功能区建设。加大科研投入,繁育满足绿化美化实际需求的新品种。
加强选育推广,做好品种审定。选育一批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干旱、高固碳的良种,满足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特殊立地条件造林绿化的需要。(记者曹智 通讯员王铁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人才加码 活力振兴与发展同向
- 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因而可知,在国家的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医药大发展正逢其时。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作为中药科技创新的头部企业,以岭药业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将蕴藏几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创新出适用当代人的中药,使“中国药方”焕发出持久生命力。回望30年,以岭药业是如何开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格局的?又该如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以岭药业,了解其创新中药发展的独门“秘籍”。今天,推出《创新“突围” 让古老中医药迸发新活力》系列报道第三篇:…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