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六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1年10月21日09:00 |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我省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六项目入选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公布
河北省阳原泥河湾遗址群等六项目入选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等100项发现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河北有6项重大考古项目入选。
河北入选的这6项分别是:旧石器(1项)——阳原泥河湾遗址群;新石器(1项)——武安磁山遗址;两周(2项)——易县燕下都遗址、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秦汉(1项)——满城汉墓;三国至隋唐(1项)——临漳邺城遗址及磁县北朝墓群。
此次评选,从地域分布来看,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从年代分布来看,横跨了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这些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据了解,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推介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广受关注,并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记者龚正龙)
(责编:方童、祝龙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河北在全国率先开展典型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人民网石家庄10月20日电 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今年以来,河北省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系统治理的原则,不断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成效,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面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深化污染源源头预防和整治,在全国率先开展6个典型行业企业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推进净土保卫战,确保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突出分类管理,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成效 依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2020年4月,河北省完成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将全省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三类,建立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和分类清单。…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