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架通冬奥电力能源通道——
河北送变电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建设侧记

8月的张家口风和日丽、阳光和煦,张北草原碧野千里、一望无际……在这怡人景色中,张北柔性直流电网一条银色的线路走廊纵横天际,和美丽的草原融为一体。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安全运行超过400天。在工程施工中,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建设者做实前期策划,砥砺创新提升管控水平,“红色引擎”激发奋进斗志,展现了冀送“铁军”用智慧、拼搏、毅力,在特殊的地势和气候环境下绘就了冬奥电力能源通道的壮美画卷。
未雨绸缪图良策
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500千伏丰宁-北京线路(3标段)和 ±500千伏张北换流站电气B包。 “我们建设158.048千米长的线路走廊,丘陵4.1%,一般山地90%,高山大岭5.9%,沿线交通条件较差,除少量塔位离高速公路、各级国省干线公路较近外,大部分塔位位于山区,人员组织,设备调配必须提前做足准备,在工程建设各环节要早起步、起好步,全力以赴提高施工效率。”开工伊始,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就对工程各节点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着重强调一个“先”字。
河北送变电公司员工在高山上组塔,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谷玉龙摄
施工项目部按照工程节点,对每项重点工序进行详细前期策划,编制详尽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实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技术、造价等总体情况。
在人力、物力调配上,施工项目部针对作业内容和施工环境,对力量投入实施率先评估和详细考量。通过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收集资料、数据测量、分析整理后,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借鉴以前施工经验,并就工程施工组织专题研究,拿出有效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对人力、工器具、机械设备等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安排。
每当作业到关键部位、协调工作遇到阻力时,施工项目部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就会聚一堂,探讨解决办法,找准突破口,直至问题得以解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要深知其意,在做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是确保成功的关键。”线路工程项目总工肖尧时常对广大员工这样说。
在每个工序建设之前,各岗位人员积极开展重要工序的前期策划、“二次策划”,完善施工措施。“二次策划”即在每基基础、铁塔以及架线施工前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的二次研究策划,结合施工图纸,实地勘察现场,编制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对安全施工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为了做好“二次策划”,线路施工项目部技术、质量、安全、信息工作人员走遍了每一基塔、每个山头。
工程涉及线路和变电,点多面广,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对人力、机械做足准备的同时,还对过程管理进行前期准备,进行首基试点,打造工艺样板,在全线推广,固化应用,通过样板引领,确保工艺过程成优、一次成优。
运筹帷幄破难题
2019年8月,N5021-N5022塔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跨越张承高速公路。施工场地四面被彩绳环绕,入口处横列着一排排安全警示、架线施工现场岗位责任、架线危险点辨认及控制措施、导地线展放施工标准工艺等展牌,标注安全文明施工标语的旗帜错落飘扬,整个作业现场展现出一幅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画面。
河北送变电公司员工打造安全文明工地,确保施工安全。 谷玉龙摄
“跨越张承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施工中只有做到全方位策划,加大过程管控,不能有丝毫马虎,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线路工程安全员王玉龙说道此处跨越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做到事无巨细。针对安全管控,线路施工项目部从组织机构、风险防控预案、预防措施、资金保证4方面做好工作,详细编制了跨越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措施进行跨越架搭设、封网、维护等施工作业,刚性执行各项安全、质量管理规定,各施工作业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安全施工。
“一眼望不到山顶,徒步行走四个小时才能到达施工现场。”这句话描述的场景,是被广大一线员工称为云巅作业点的N5053塔号,该塔号是工程最高施工点,海拔在2200米,悬崖林立,作业面十分狭小。面对特殊的作业环境,参建员工对临崖面进行了围挡,确保施工安全。
一排铁塔不断向前延伸,在每一个施工作业的铁塔下方都能看到一名安全监护人员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视野以内的施工情况。为了全程、全方位监护动态施工,线路施工项目部采取督查不漏死角的策略,以“责任田”的形式把每一基铁塔的安全防护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搭建了视频监控平台,有效增强了参建员工的安全意识。
为确保各工序稳步推进,各施工项目部组织全员积极学习重大反事故措施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施工过程规章制度,不断提升技术交底水平和作业管控水平。
笔者顺着铁塔走廊到达新建换流站,站内的广大员工正在开展高空作业。“软母线安装过程中高空作业量大、安全风险高,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布设安全绳,确保员工系好高空作业安全带、穿防滑鞋等系列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紧盯施工作业的项目经理马硕说道。
换流站施工中,施工项目部为了提升安全、质量管控,对全体施工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从对架构安装、吊装作业等重点内容的控制到建立起人人保安全、人人重质量的管理体系都进行了细致研究、谋划和部署。
“工程建设期间,我们在加强质量和安全管控的同时,注重绿色施工,营造了良好的绿色施工环境。”换流站项目技术员周柿翔说道。
施工中,创新采用“安全色+无尘化”施工管理模式,在联络变、平波电抗器、软母线压接、组合电气等重点施工区域采用自主研发的土工布覆盖安全色,色调为红、黄、蓝、绿,红色为禁止区域,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黄色为警告区域,警告外来人员前方禁行。蓝色为指令区域,进入人员必须遵守防尘管理制度。绿色为提示区域,提示现场所有人员此区周边不得扬尘作业。
每次步入工程作业现场,可以看到不同机械、不同工种在紧张有序地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繁忙作业的景象中,看不到尘土飞扬,绿色是工地的主色调。
科技创新提质效
在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现场,员工从可移动式单基地脚螺栓螺母收集装置上取件,有条不紊地组装塔材。该线路工程铁塔塔身高、塔材重。为保证塔件组装和高空组塔安全,施工项目部创新制订了信息化管控模式。
河北送变电公司员工在山间架通线路,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谷玉龙摄
“我们在每件塔材上粘贴了二维码,施工人员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能查看塔材的型号、所属塔号及腿号等内容,可以避免用错塔材,防止出现安全隐患。”线路工程项目总工肖尧说,项目部为每颗螺栓、螺母编号,而且研究制作了可移动式收集螺栓装置,实现了螺栓的定置化存储。施工人员取用螺栓更便捷,且防止了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在组塔施工现场,看到一个360度摄像头,时刻监控着组塔作业点。
为了提高现场安全管控水平,线路项目部在施工作业点安装了监控设备,通过网络对有三级及以上安全风险的作业现场进行视频监控。“我们这个监控实现了公司本部、分公司、项目部监控信息互通,达到远程监控、远程指挥、把关确认放行、实时纠正违章、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现场安全监控实现全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线路工程安全员王玉龙说道。
在换流站施工现场,看到作业人员在围绕的围栏中有条不紊的开展作业。
“我们在主变压器顶部安装可拆卸卡扣式安全围栏,并附有安全色,施工人员在顶部施工时,可绑安全带,实现高挂低用。此措施获得业主、监理大力肯定及称赞。”换流站现场管理人员侯昭军说道。
施工中,各施工项目部严格执行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工艺,将前沿智慧科技同工程建设相融合,不断创新应用新工艺、先进设备,极大助力了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
“工程建设虽然困难,但是我们也备感骄傲。工程作为服务绿色低碳冬奥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将为冬奥会提供坚强、充裕的绿色能源保障,意义重大。”现场参建员望着条条银线在高山峻岭上跨越,无比自豪地说道。
山高人为峰。 面对施工紧、任务重等困难,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把建设阻力化为动力,积极发扬“铁军”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步步为营,打赢了一场困难重重的攻坚战。工程的顺利投运和稳定运行,实现了张北新能源基地、丰宁储能电源与北京负荷中心可靠互联,对于张北地区新能源送出及消纳具有重要意义,大幅提升了能源供给的清洁比重,将为冬奥会提供坚强、充裕的绿色能源保障。(杨绍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