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北频道

昔日红色将领辈出,今成红色教育基地——

有所学校叫“七一”

2021年08月04日08:20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展览馆的墙上,挂满了从学校走出去的人才的照片。 人民网 付兆飒摄

教学楼走廊两边挂满了题词,其中不乏耿飚、邹家华、杨成武、肖克等老将军和老首长。 人民网 付兆飒摄

人民网石家庄8月4日电 (付兆飒)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有这样一所学校:

它,曾吸引贺龙、罗荣恒、聂荣臻三大元帅同时来视察;

它,培养了海军副司令员张展南中将、“神五”“神六”新闻总发言人谢名苞等20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

它,集中了华北军区部队团以上干部和老红军、革命烈士子女;

……

它,就是成立于1948年的七一学校(现石家庄市第24中学),当时叫华北军政大学干部子弟学校和平原军区新英干部子弟学校。

近期,河北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各支部党员来到七一学校参观学习,开展党日活动,现场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在一楼展厅,七一学校老校友冯凌为全体党员深情讲述了七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红色革命历史。冯凌如数家珍般地一一介绍耿飚、杨成武、杨得志等几十位老将军和老首长勉励学校的题词,让大家对这所充满红色基因的学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学校操场旁的一排老房子则是当年的教室,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见证了七一学校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硝烟炮火中,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烈士的鲜血。”在这里,大家驻足参观,聆听讲解,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费收据。 人民网 付兆飒摄

其实,不仅仅是河北省委老干部局,石家庄电子信息学校、石家庄市属学校党委负责人、飞机制造集团党委等单位、组织也纷纷前来这里,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培养下一代的重视,以及老一辈党的领导人艰苦奋斗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特殊的年份,七一学校重绽光彩,成为“红色资源网红打卡地”。

“这是一所以党的生日命名的部队子弟学校。”据冯凌介绍说,它的成立凝聚着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厚爱和心血。

共和国初创,百废待兴,抗美援朝和剿匪的任务很重,解放军调动非常频繁。为适应形势,维护部队稳定,确保部队干部子弟安全及受到良好的教育,1952年初,中央军委决定在华北新建和扩建四所部队干部子弟学校,即石家庄“七一”、北京“八一”、天津“红光”和太原“育英”四所学校。在确定这所学校的名称时,华北军区党委根据朱德总司令的提议,确定“七一”为新建子弟学校校名。这是全军建制上唯一一所由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以党的生日命名的部队干部子弟学校。

上世纪六十年代七一学校的学生证以及毕业证。 人民网 付兆飒摄

行走在校园里,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不断在脑海中跳跃。校园中间,三棵粗壮的大槐树在蒙蒙细雨中窸窣作响。“中国新闻电影纪录片片头一直沿用至今的‘工农兵’形象的雕塑就是从这大槐树底下取泥土做成的。”冯凌介绍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选这里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基地,用心可谓良苦。”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奏响开国大典乐曲的第一支军乐队(即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时称抗敌剧社)、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都诞生在这个校园里;新中国第一部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有声电影《解放石家庄》和党的纪录片都是在这所校园里制作的;新中国第一位军乐团总指挥罗浪将军带着乐队从这里走进首都;新中国老一辈电影人谢晋、贺逯丁、胡朋、田华等也是从这里走向北京……

1964年,根据军委命令,同全国部队所属学校(除军事院校)一起交地方管理,学校更名为“河北石家庄七一学校”;上世纪60年代,被改成“石家庄市第24中学”;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前夕,恢复了“石家庄七一学校”校名。

“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保护历史。”石家庄市第24中学校长阎保华也出身于一个部队干部家庭,军人情结很深,他说,“对于七一学校的红色历史,一要保护,二要传承,三要发扬。保护,就是要尽可能保护历史留下来的东西;传承,就是要让现在的孩子们领会到七一精神、红色精神、革命精神;发扬,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七一精神发扬光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冯凌在为大家介绍七一学校的历史。 人民网 付兆飒摄

“我们现在利用暑期对学校大门口进行改建,增挂七一学校的牌匾。”阎保华介绍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建设新的校史馆,利用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对学校的红色历史、英雄故事进行全方位展示,希望打造成继西柏坡之后石家庄又一个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责编:李哲、祝龙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人民网带您走进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应急科普体验馆
  • 河北邱县:电力助力“三夏”保丰收
  • 保定消防:新时代“火焰蓝”组歌《忠诚的名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