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鏈’接未來”系列報道
京津冀產業協同步入“化學反應”新階段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初步實現了從物理整合向化學反應的躍升。”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靳偉在日前召開的2025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成果發布會上表示。
這一判斷,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步入第二個十年確立了新的歷史方位,也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關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的戰略要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5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延生攝
協同新基座:規模與要素的“物理整合”成果
龐大的經濟產業規模與活躍的創新要素流動,為“化學反應”提供了充足的“反應物”。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鐘志紅用數據印証了協同發展的堅實基礎:“2024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11.5萬億元,是2013年的2.1倍,佔全國比重達到8.5%。”她表示,京津冀工業實力不斷增強,2024年規上工業增加值2.66萬億元,是2013年的近1.6倍。
創新要素的加速流動進一步夯實了協同根基。河北省副省長趙大春透露,今年1—9月,河北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達650億元,同比增長5%以上,引進京津專利1500余項,同比增長77%。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端高新產業正加速向雄安新區集聚,累計已有4000余家北京企業在此扎根創業。
重點產業的突破性發展為“化學反應”注入了強勁動能。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郝莉笑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河北在牽頭產業鏈上底氣十足:“河北省在發展機器人產業方面具有更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更廣闊的場景優勢。”
她介紹,河北已形成以工業機器人為引領、特種機器人為亮點、服務機器人為特色的完整產業體系,焊接、消防救援等特種機器人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河北擁有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企業630余家,新能源汽車產量三年增長4.6倍,機器人產業營收連續兩年增長超過40%。
協同新質變:“化學反應”的三大表征
京津冀產業協同的“化學反應”,深刻體現在治理機制、組織形態和創新范式的系統性變革中,生動踐行了“十四五”規劃中“推動京津冀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要求。

2025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延生攝
在治理機制上,協同從“各自為政”邁向“系統謀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發布的“京津冀產業鏈群協同發展指標體系”,為區域協同裝上了“導航儀”和“體檢表”。他表示,該體系旨在作為“科學決策的導航儀、協同發展的體檢表、動態監測的穩定器和深化協作的催化劑”。天津市副市長翟立新進一步補充,三地已建立“跨區域鏈長制”,推進構建京津冀6條重點產業鏈的統計監測體系,形成更緊密的產業協同推進格局。
在組織形態上,協同從“單點突破”升級為“網狀融合”。翟立新表示,三地推動的“全國首個跨產業、跨區域的京津冀先進制造業集群聯盟”正式揭牌,標志著集群建設“從單點突破向網狀融合邁進”。這一突破性舉措,為區域產業生態共建提供了組織保障。
在創新范式上,協同從“獨立研發”轉變為“聯合攻堅”。靳偉表示,三地通過聯合發布主機工程項目榜單,攜手攻克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鏈33項“卡點”。翟立新還透露,三地正在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強化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並加快組建京津冀創業投資基金,為科技成果域內轉化提供金融支持。
協同新藍圖:“化學反應”的深化路徑
面向“十五五”,京津冀進一步明確了深化“化學反應”的路徑。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張智杰代表三方發布“京津冀‘十五五’產業協同五大行動倡議”,包括共育世界級產業大集群、共構高效的產業大鏈條、共建高引領性大項目、共搭高能級產業大平台、共筑高水平開放大格局。這一倡議與《建議》中“優化區域經濟布局”的要求高度契合。

京津冀“十五五”產業協同五大行動倡議發布。人民網記者 朱延生攝
郝莉笑在此前的採訪中闡釋了其背后的邏輯:構建“區域內融合配套,互補短板﹔區域外握指成拳,合力招引”的產業發展思路。她表示,河北將通過全省“機器人+”應用行動等務實舉措,加速推動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
要素保障是“化學反應”持續深化的關鍵。鐘志紅提出,要“持續推動京津冀地區人才、數據、資本等關鍵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進一步優化區域產業生態。這一建議精准呼應了“十五五”規劃建議中“促進生產要素高效流動”的核心要義。
從物理整合到化學反應,京津冀產業協同的升級之路,是區域發展動能轉換的生動實踐。靳偉表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從疏解承接邁入共謀增量的新階段”。
在“十五五”規劃即將啟幕之際,通過機制與平台的持續創新,京津冀產業協同正從“反應加速”走向“生態共生”,為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