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織綠資源賦能 “十四五”時期河北自然資源工作多項指標全國領先
人民網石家庄11月17日電 (記者楊文娟)11月17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會上,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海洋局局長詹曉陽介紹,“十四五”時期,全省自然資源系統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筑牢了堅實的資源根基。

新聞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楊文娟攝
耕地淨增252萬畝 80%為優質良田守穩“飯碗”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保護是重中之重。五年來,河北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持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耕地保護工作邁上新台階。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河北耕地面積已達9269萬畝,較“十三五”期末淨增252萬畝,不僅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耕地保護任務,更實現了耕地數量與質量的“雙提升”。據介紹,新增的252萬畝耕地中,80%以上屬於立地條件好、土壤肥力高、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為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端穩端牢“中國飯碗”貢獻了河北力量。
深化“多規合一”改革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持續優化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河北省自然資源系統持續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構建。其中,與京津共同編制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空間協同規劃(2023—2035年)》,為京津冀區域空間協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在雄安新區,構建起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為統領的高質量規劃體系,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同時,立足河北自然地理格局和城鎮化特征,強化首都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的輻射引領,增強燕山—太行山生態屏障功能,提升山前平原等重要農產區的能力,科學布局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著力構建“兩圈兩翼七軸、一屏四帶五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截至2025年9月底,河北省、市、縣、鄉鎮四級共1751個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已全部批復實施,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的“藍圖”基本形成。
造林超3000萬畝 生態修復擦亮“綠色名片”
五年來,河北強化生態修復治理,自然生態底色更加靚麗。以“三北”防護林工程為核心,累計營造林3195萬畝,修復治理退化草原347萬畝,使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73%左右,草原退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
在礦山與濕地修復方面,河北治理歷史遺留礦山14.11萬畝,修復岸線44公裡、濱海濕地8.36萬畝,“十四五”時期全省自然岸線保有率將保持在23.2%以上。
一系列生態修復成果,催生出多個知名生態品牌:在雄安新區,高標准建設“千年秀林”,高質量建成2.68萬畝郊野公園﹔在曹妃甸,修復形成全國面積最大的海草床生態系統﹔塞罕壩機械林場榮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領域最高榮譽——土地生命獎……
資源利用效率居全國前列 25個縣(市、區)獲評全國示范
在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方面,河北通過實施建設用地總量與強度雙控管理,不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8.06%,以更少的資源消耗支撐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在礦業綠色轉型與海洋資源高效利用上,河北同樣成效顯著:建成67家國家級綠色礦山,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在全國率先推行海域立體分層設權,全面完成歷史遺留圍填海備案處置,可利用面積達194平方公裡。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期間,河北有25個縣(市、區)獲評國家級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區),數量居全國首位。
完成10余項國家級改革試點 戰略找礦超額完成目標
“十四五”期間,河北持續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完善制度體系,推動多項改革試點落地見效。
在制度機制建設上,《土地管理條例》《測繪地理信息條例》《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條例》頒布施行,20余項規范性文件印發實施﹔7類自然資源實施了統一的調查監測、資產清查和確權登記。在改革試點方面,開展了要素市場化配置、土地制度、礦產資源管理等多項改革,圓滿完成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取水權不動產登記等10余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在戰略找礦方面,河北超額完成“十四五”找礦目標,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4處,7種戰略性礦產實現資源增儲﹔新增銣礦337萬噸,達到特大型規模。
此外,在防災減災方面,河北建立省、市、縣三級一體化地質災害風險預警體系,在19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了自動化監測設備﹔進一步完善了海洋觀測網體系,觀測站點平均分布距離加密至10公裡,較“十三五”期末縮短83.3%﹔依托12顆衛星、5600余個防火視頻監控,結合地面巡護,實現森林草原火情“空天地”一體化、全天候監測。在測繪地理信息方面,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准站達到107座,實現信號全省全覆蓋﹔完成0.2米分辨率地形級實景三維數據建設,初步建成實景三維河北,搭建起統一的地理空間數據基底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