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造百個北斗應用場景 讓“國之重器”融入百姓生活
“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的地下停車場,我打開‘雄安行’APP,跟著上面的導航箭頭走,才2分鐘就找到了空車位。”市民王先生這趟輕鬆的停車經歷,背后藏著河北北斗技術的實用成果。
作為我國北斗系統規模應用的重要試驗地,河北正圍繞20個領域打造100個北斗創新應用場景。從地下停車場到公路干線,從救災現場到日常小事,這項“國家重器”正變得越來越“接地氣”,悄悄為民眾的生活和行業發展幫上大忙。

工作人員在興隆縣救災現場使用“天通北斗融合終端”通話。王丙超攝
從“找車位難”到“百場景計劃”
半年前,王先生在容東片區的地下停車場還得“繞來繞去找車位”——傳統導航在地下沒信號、定不准位置,這也是雄安新區建了很多地下空間后,大家普遍遇到的麻煩。現在不一樣了,“北斗+5G室分”超大規模地下空間高精度定位導航系統逐漸完善,已覆蓋近200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實現了車位級精准導航,很好地解決了“找車難”問題。
能實現這樣的改變,離不開河北“用場景帶產業”的整體規劃。2025年,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推動百項北斗創新應用場景建設的通知》,明確要圍繞“北斗+智慧城市”“北斗+低空經濟”“北斗+交通運輸”等20個領域發力,到2027年做出一批能復制、能推廣的北斗應用案例。
場景破題,北斗的用處越用越實在
凌晨2點,京港澳高速河北段上,貨運司機老李的重型卡車裡突然響起警報:“前方1公裡有車走得慢,建議減速!” 這聲提醒來自車上的智能終端——是河北空天控股自己研發的設備,靠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加上防碰撞系統,已經幫老李避開了3次可能發生的事故。
河北是交通運輸大省,擁有的長途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重型卡車數量位列全國前列。之前2G網絡停用后,老的車載終端經常“斷聯”,沒法監管。河北空天控股的這套方案,不光靠北斗實現了全場景精准定位,還加了監測司機是否疲勞、保護數據安全的功能,現在已經在全省11個地市逐步推廣應用,越來越多的運營車輛享受到了設備帶來的便捷。
“開車安全的司機,交通事故發生率下降,也能促使來年的保險費有所降低﹔系統規劃的智能路線,還能讓車輛燃油消耗有所降低。”公司負責人算了筆賬,北斗技術正給貨運行業帶來“更安全+更省錢”的雙重好處。
如果說交通領域是北斗的“日常幫忙”,那應急救災就是它的“關鍵時刻顯身手”。今年7月下旬,承德市興隆縣出現持續強降雨,持續降雨引發山洪,基礎設施嚴重損毀,部分區域出現“三斷”(斷電、斷網、斷路)的情況,手機電話都沒了信號,無法和外界取得聯系,情況危急。
前方突擊隊員小張戴著特制頭盔,接到了電話呼叫,“報告指揮中心,我們已經抵達現場,正在全力搶救!”原本失聯的隊伍,順利聯系上了后方指揮中心——這是遠東通信專為解決“失聯”而研發的“北斗+天通”融合終端。
“以前用老款衛星電話,用的時候需要一直對著天空,一忙起來電話放到兜裡,就沒信號了。”遠東通信應急行業總監孫安宅說,這款終端融合了天通、北斗兩個衛星通道﹔頭盔式設計能自動對星,一直保持在線狀態﹔北斗的短報文功能還能實時傳回終端的工作狀態。
現在,這套方案已經在河北多個地市的應急系統用上了,幫著完成了幾十次災害救援,有效消除了“失聯村”的情況發生,以后還會推廣到水利、林草、電力這些行業。

北斗三號短報文公眾應用商用試驗正式啟動。中國移動供圖
未來助力,北斗產業迎來“河北好機遇”
“雄安新區為技術創新提供了現實需求,更為創新技術應用提供了極好的驗証平台。”行道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彬的這句話,說出了河北北斗產業發展的關鍵。
今年8月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河北省加快推動北斗規模應用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完善北斗基礎設施、拓展北斗應用場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北斗試點城市五項重點任務。
到現在,河北打造的三大標杆場景——雄安地下定位、交通車載終端、應急融合終端,已經總結出了可復制的經驗: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幫著攻克技術難題,河北省科技廳搭建平台幫著把技術變成實際應用,省科技投資引導基金的子基金給企業投錢,形成了“研發—落地—做成產業”的完整鏈條。
未來三年,河北會重點打造“北斗+”的產業生態,讓北斗技術走進社區養老、智慧農業、低空物流等更多領域。就像王先生在雄安地下停車場的輕鬆體驗一樣,以后會有更多河北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北斗就在身邊”的便利,而河北這片土地,也會成為全國北斗規模應用的創新高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