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唱響京車冀造“雙城記”

在河北保定的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以下簡稱“河北京車”),一排排寬敞的廠房錯落有致,一條條軌道線路貫穿各個車間,一輛輛智能列車完成動態調試后陸續下線整裝待發……一派繁忙的生產場景處處透露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機活力。
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車廂組裝車間。河北京車智能制造基地供圖
2017年,北京軌道交通技術裝備集團計劃新建城軌車輛制造基地。新項目規劃佔地1500畝,廠區內需建設2.2公裡長的試車線路,這樣的大體量項目,很難在北京找到適宜的承載空間。於是,企業將選址目光放在了位於北京以南120公裡,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腹地的河北保定。
為支持項目早建成、早投產,京冀兩地攜手中國銀行共建項目,實現了100天洽談簽約,60天辦清証照,90天依法征地,400天開工量產。
“我們在項目建設初期就為其審批了23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既包含支持項目建設的固定資產貸款,也包含支持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貸款、非融資性保函等,授信份額佔到了企業總體授信余額的近25%。”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中行的大力支持下,河北京車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原來交付生產一輛車需要4個月的時間,現在通過智能化生產線,隻用80天的時間就能造出一輛車。
據了解,河北京車採用“北京研發、河北制造”的產業發展模式,自基地投用以來,已累計交付18種車型1000余輛列車,形成了涵蓋地鐵、城軌、市域列車的全系列產品體系,在北京軌道交通11號線、12號線、3號線、13號線、6號線等線路上,都有河北京車車輛的身影。今年,河北京車還將為首條北京進入河北的地鐵22號線交付192輛列車,正式運營后可有效緩解燕郊地區居民通勤壓力。
“不僅為河北京車提供專項授信支持,我們還為其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項目,河北京車不僅為北京“瘦身”成功,還對保定當地的穩崗擴崗、人才引進起到了促進作用。目前,河北京車員工規模近千人,其中保定本地員工佔比50%以上。中國銀行不僅為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也將滿足企業人員個性化金融需求,為各類人才扎根保定、大展拳腳提供堅實金融保障。(劉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