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縣小葡萄開啟鄉村振興“綠色引擎”

“看這串兒葡萄,紫得透亮!摘一顆放嘴裡,汁水‘滋’一下就爆出來,真是甘甜如蜜。”近日,在河北省威縣洺州鎮趙霍寨村千畝葡萄基地,種植戶趙存仁隨手剪下一串巨峰葡萄,笑著遞給到園的客商。
立秋時節,威縣9萬余畝露地巨峰葡萄已進入盛產期,正以“果大、汁甜、味濃”的姿態,掀起時下最火熱的採摘與銷售熱潮。
天賦沃土孕“蜜果”:露地巨峰的“天然優勢”
作為“中國葡萄之鄉”,威縣地處華北平原南緣,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超2600小時,晝夜溫差達12℃以上。獨特的沙質土壤透氣保墒,加之黃河故道的滋養,為葡萄生長提供了“天然溫室”——白天光照充足促進糖分積累,夜晚低溫減緩養分消耗,成就了巨峰葡萄“甜而不齁、果香濃郁”的鮮明特征。
與大棚葡萄不同,威縣露地巨峰葡萄堅持“順天時而種”:從春季抹芽管理、夏季疏果控水,全程採用綠色種植技術,禁用高殘留農藥,輔以有機肥和生物防虫,既保証了果實的自然成熟度,又守護了“從枝頭到舌尖”的安全。
果香引客來:採摘季“火”力全開
走進威縣第什營鎮西梨園村採摘園,隻見成片的葡萄藤上,紫黑色的巨峰果穗像一串串寶石一樣,不時有游客們提著竹籃穿梭其間,孩子們舉著葡萄拍照,歡聲笑語與果香交織。“從石家庄開車過來的,看抖音說這兒葡萄熟了,特意帶孩子體驗採摘。”游客王女士一邊往籃子裡裝葡萄,一邊品嘗,“比超市買的新鮮多了,孩子說比吃糖還甜,玩得也很開心!”
“我們的葡萄上午摘、下午發,當天就能送到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超市貨架。”威縣葡萄交易市場負責人馬志國表示,每年除了京津城市,南方的市場也可以通過冷庫預冷后再冷鏈運輸,也可實現次日達。
從“一顆果”到“產業群”:富民路上擴面提質
“以前種棉花,一畝地年收入不到2000元﹔現在種葡萄,畝產能達4000斤,純收入超1.5萬元!”趙霍寨村民趙建奇掰著手指算賬。近年來,威縣將葡萄產業作為“富民工程”,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品牌打造,推動葡萄種植從“零散分布”轉向“集群發展”。
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達10萬畝,以巨峰為主栽品種,並成功發布了“威縣葡萄”區域公用品牌,更連續獲得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雙認証。
“葡萄產業是威縣的‘甜蜜支柱’,更是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目前,正在策劃第六屆‘威縣葡萄王爭霸賽’,讓更多農戶通過比賽‘亮家底、增信心’,還會設立‘品鑒區’‘親子吃葡萄比賽’,也讓游客知道,威縣的葡萄不光能吃,還能看、能玩、能帶樂趣回家。”威縣縣委書記崔耀鵬表示。
八月的風掠過葡萄架,串串“紫珍珠”在陽光下閃爍。此刻的威縣,既是“葡萄的海洋”,也是“豐收的課堂”——在這裡,自然的饋贈被用心守護,傳統的農業煥發新生,每一顆葡萄,都在講述著鄉村振興的甜潤故事。(趙國華、趙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