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 向“新”而行》系列報道之二:
河北知識產權“強鏈增效”行動 賦能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突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從市場監管部門角度看,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不僅是發展命題,更是改革命題。圍繞市場監管系統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人民網聯合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市場監管 向“新”而行》系列報道。
在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知識產權轉化成為行業創新的關鍵。但長期以來,高校實驗室的突破性專利常因缺乏市場對接渠道被閑置,企業急需的核心技術又因信息壁壘難以匹配,導致創新成果“沉睡”。
如何打破這一壁壘?石家庄生物醫藥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順勢”而生,為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利轉化開辟了一條數字化通路。
該中心由石家庄市高新區牽頭組建,目前已收儲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1566項具有市場潛力的生物醫藥專利,涵蓋藥物研發、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領域。針對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中心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為中小型企業推薦“專利許可+技術指導”模式,為大型企業提供“專利買斷+二次開發”選項。
中心運營一年來成效顯著:通過發布知識產權信息促成高效對接,累計完成企業、高校及個人專利轉讓許可312件,金額達15.69億元。這既讓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專利持有者帶來收益,也為河北醫藥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
當高校專利庫與企業需求池精准對接,當專利証書轉化為一張張產品訂單,類似的故事正在燕趙大地不斷復制,河北的創新鏈條也正在被重塑。
尤其是自2024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安排部署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作以來,河北省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作總體部署,持續加強對省內重點產業鏈支持指導,以智能裝備(機器人)產業鏈和電力裝備產業鏈為代表,在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加速專利產業化進程、構建產業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機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開展了一系列扎實工作,知識產權要素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出重要作用,為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保定市是中國輸變電和新能源高端裝備的重要生產基地,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產業鏈條完整、創新動能強勁。2022年11月,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了京津冀地區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零”的突破。
在此背景下,保定市以電力及新能源集群為基礎,依托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深圳灣創新廣場、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三大創新平台,協同推動產業專利技術高效轉化運用,並建立起電力裝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發揮知識產權強鏈補鏈延鏈的作用——
舉辦電力裝備產業知識產權案例分享講座、專利轉化運用研討會等活動18場,惠及企業1200余家,提升了產業鏈整體知識產權轉化效益﹔
推動電力裝備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等33家成員單位組建了保定市電力裝備產業知識產權聯盟,聚焦電力裝備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構建了專利池,完成了75件專利許可,270件專利轉讓,交易金額達1456.68萬元,進一步增強了產業鏈競爭優勢﹔
……
一個個生動的數字,一項項實打實的項目落地,印証了河北知識產權“強鏈增效”行動在賦能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突圍過程中的所發揮的強有力的作用。
河北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河北省將繼續深化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作,支持引導產業鏈成員單位、重點牽頭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進一步發揮主體作用。
具體該如何做?該負責人介紹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面向全省范圍遴選重點產業鏈,圍繞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十項重點工作任務,強化專利強鏈增效作用﹔指導專利導航服務基地建立重點產業鏈專利數據庫和繪制專利布局圖,加大導航成果運用,為創新發展提供決策支撐﹔引導重點產業龍頭企業、產業園區、行業組織等牽頭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服務產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和風險防控﹔探索推動重點產業專利池建設,推動全省重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