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重點行業實現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全覆蓋

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預防”
滄州重點行業實現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全覆蓋
前不久,滄州臨港金隅水泥有限公司一名員工在其負責工段巡檢時發現,公司袋裝和散裝水泥生產裝置連廊外跨處有向南側移動跡象,他及時通過公司小程序上報這一隱患。公司核查並整改后,給予王某3000元獎勵。
今年以來,滄州市積極推行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促進生產經營單位自覺主動開展事故隱患自查自糾,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13007家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其中,石油天然氣開採、化工等重點行業的11460家生產經營單位實現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全覆蓋。目前,企業自查報告的事故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企業累計發放獎金186.4萬元。
滄州市細化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辨識標准,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重點報告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等4項內容。對從業人員報告的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應及時與報告人溝通並組織核查,屬實的立即整改,切實做到責任人、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嚴防事故發生。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操作員發現廠區焦炭塔消泡劑注入處管線有柴油滲出,立即啟動引蒸汽設備,並匯報車間值班經理進行處置。因發現及時並處置得當,消除了事故隱患,公司按照機制獎勵該員工3000元。
河北力軍力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縫紉車間員工發現,車間西側一處裁床設備接地線脫落外露,立即向公司報告,公司及時處置了這一隱患,獎勵該員工1000元。
滄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推行,激發了企業從業人員主動報告隱患的積極性,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同時,獎勵機制改變了以往“處罰為主”的管理模式,推動安全管理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提升了安全生產水平。(記者戴紹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綠色金融賦能燕趙 繪就生態發展新畫卷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 近年來,河北省金融業保持較快發展態勢,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有力有效,企業上市融資取得突破,風險防范化解穩妥推進。 為進一步統籌推進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新時代河北金融工作新局面,人民網推出“金融‘活水’潤燕趙 聚力‘賦能’助發展”系列報道,挖掘金融服務當地實體經濟建設、助力千企萬戶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中心工作的生動實踐。…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