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推動綠色化工產業追“新”逐“智”

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提升智能化發展水平
滄州推動綠色化工產業追“新”逐“智”
6月30日,在位於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的河北凱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碳四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現場,24個直徑18米的白色球罐整齊排列,通過工藝管道與銀灰色的脫氫裝置、精餾塔等生產裝置相連,項目穩定運行。
“近年來,我們扎實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投資102億元建設了碳四新材料一體化項目。”該公司董事長劉全利說,碳四新材料是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將為企業開辟綠色化工發展新賽道注入強勁動力。目前,項目已投產運行,首批產品預計7月15日下線。
近年來,滄州市立足“油頭化尾”產業優勢,深耕基礎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關鍵領域,推動化工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2024年,全市綠色化工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460家,實現營業收入2505.7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43.4%。
圍繞延鏈補鏈強鏈,滄州市重點建設渤海新區黃驊市和任丘市兩大石化基地,充分發揮產業聚集效應,提升產業間的共生和耦合水平,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
在滄州,綠色化工企業抱團發展的效應正在顯現。位於渤海新區黃驊市的滄州臨港金誠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燒鹼生產的化工企業,其周圍分布著河北晉邦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北先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科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如今,通過工業管廊,這4家企業構建起一條“氯鹼產品—特種化學—化工新材料”循環產業鏈。其中,金誠化工生產的液氯產品供給先正公司,用於生產環保型增塑劑﹔晉邦公司利用金誠化工生產的液鹼和先正公司生產的氯化氫,生產環氧氯丙烷﹔金誠化工生產的氫氣供給科邁公司,用於加氫還原生產橡膠防老劑、硫化促進劑。
“這條循環鏈,讓企業生產的產品得以高效利用,預計每年可為4家企業節約經營成本1.82億元,創造經濟效益1.3億元。”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促進中心主任張蕾說,目前,園區化工企業產業關聯度已達83%。
為提升綠色化工產業智能化發展水平,滄州市持續推進綠色化工產業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化工領域的應用,加快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園區建設。
在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智能中心,工作人員正與數字人“鑫小海”進行對話。這個由鑫海公司聯合百度智能雲研發的鑫海化工大模型,是河北省首個合規落地的化工行業大模型。自去年年底上線以來,已實現化工知識智能問答場景、設備預測性運維應用場景、應急演練輔助場景3項場景應用,累計解答5萬多個問題。
為持續激發綠色化工產業科技創新活力,滄州市還積極推進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創新平台建設。“我們充分發揮南開大學的化學化工、新能源等學科優勢,圍繞滄州產業發展需求,為綠色化工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服務。”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院長張明慧介紹,該研究院已與31家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作協議,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50余項,促進19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記者王雅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