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一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萬億元,同比增長5.6%

京津冀經濟開局良好 協同發展勢能強勁

2025年05月27日15:46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石家庄5月27日電 (朱延生)今年以來,京津冀三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聚力攻堅穩預期提信心,區域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協同發展勢能加快積聚。

區域經濟開局良好,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一季度,京津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保持回升向好勢頭。

生產增長加快,高端行業動能強勁。從工業看,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8%、5.7%和7.7%,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1.1個和0.2個百分點。

制造業高端化穩步推進,京冀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1%和12.7%,京津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31.6%和15.3%,同比分別提高0.2個和0.6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看,京津冀地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0萬億元,同比增長5.5%,現代服務業有力支撐。

政策效果持續顯現,需求潛力逐步釋放。從投資看,三地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增長24.0%、8.7%和7.1%,比上年全年加快18.9個、5.6個和0.3個百分點。從消費看,京津冀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00.9億元,同比增長0.6%。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京津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分別增長9.9%和9.1%,京冀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5.9%和35.1%,津冀智能手機分別增長19.5%和85.2%。

創新產業雙輪驅動,協同動能加快積蓄

協同創新加速融通。截至3月底,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累計申報專利31項,與園區50余家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一季度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1105項、成交額111.8億元,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現代交通等領域。

產業協作多維推進。“六鏈五群”加速布局,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建設提速,3月順義園區開工建設,武清園區一期444畝工業用地具備出讓條件,首批企業簽約入駐。產業基金賦能“六鏈五群”發展,截至3月底,京津冀基金累計決策投資金額33.4億元,出資金額29.7億元,投資項目覆蓋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化學生物領域。“通武廊”產業發展步伐加快,一季度,通州區、武清區和廊坊市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14.5%、6.1%和6.2%,均高於所在省市平均水平,其中,通州區和廊坊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為所在省市首位。

疏解承接高效統籌,“兩翼”建設蹄疾步穩

城市副中心吸引力持續增強。一季度,通州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3.5%,積極推進六環高線公園建設,預計年底實現房建工程首開段開工建設﹔文商旅融合新地標“灣裡”商業娛樂綜合體整體施工完成85%。

雄安新區承載力穩步提升。新基建加速布局,一季度,雄安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8%﹔依托疏解央企中國星網等行業龍頭構建空天產業體系,截至3月中旬,共落地空天信息領域企業60家。京雄同城化服務加速拓展,192個事項同城化辦理,209項從業資質資格互認,3500余項北京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可通過“雲窗口”在雄安跨區域無差別辦理。

公共服務聯動增效,民生福祉提質共享

路網更加便捷。京唐城際鐵路北京段進入軌道精調階段,108新線高速公路30座橋、20座隧道、9座立交開工建設。三地通過鐵路發送至其他兩省市的旅客量合計3544.0萬人次,同比增長7.4%﹔環京通勤人員月均44.6萬人,同比增長7.1%。

醫療更加便利。一季度,津冀參保人員在北京就醫直接結算398萬人次,佔京外醫保結算人次的3成以上﹔區域醫聯體115個,醫養結合聯盟覆蓋542家單位﹔13個北京市屬央屬醫院完成疏解項目建設,北醫三院、宣武醫院等助力河北建設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36家三甲醫院組團支援河北152家縣級醫院。

教育就業加強聯動。舉辦2025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論壇、2025京津冀高校畢業生春季大型雙選會等活動,來自20余個行業的200余家企業提供了3000余個優質崗位。一季度,北京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4.1%,低於上年同期0.1個百分點﹔天津、河北城鎮新增就業分別為8.6萬人和22.7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3606元、15987元和9220元,同比增長5.0%、4.8%和5.6%﹔城鄉居民收入比分別為2.11、1.77和1.97,均比上年同期有所縮小。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