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萬人次開展服務活動4900余場

河北省深入實施“小橘燈”助殘接力計劃
7.6萬人次開展服務活動4900余場
從共青團河北省委獲悉,河北省持續推動“小橘燈”助殘接力計劃提質增效,截至目前,890余個專業組織、1.45萬名志願者與4900余名特殊兒童及家庭結對,7.6萬人次開展服務活動4900余場,接力為孤獨症、智力殘疾青少年群體提供生活幫助、康復指導等服務。
堅持“問需服務”,今年以來,團省委動員省市縣鄉四級團組織聯動,以社區、鄉村為單位,入戶調研、精准問需、建立台賬,有針對性地提供生活幫助、愛心捐助、教育支持、法律援助、康復指導、就業指導等9類服務。著力提升被幫扶對象的獲得感,各地採用“組織匹配+社會認領”結對方式,實現多個社會志願服務組織幫扶一名兒童或者一個特教學校(康復機構),發揮各類社會組織優勢,提供多維度幫扶。
據介紹,圍繞進一步增強“小橘燈”助殘接力計劃的規范性、專業性、有效性,河北省先后開展51場集中培訓。同時,全省大中專院校、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積極組建助殘志願服務社團、隊伍,重點吸納高校師生、心理咨詢師、醫生、社會工作者等千余名愛心人士,為殘疾兒童及家庭提供音樂、美術、醫療等精細服務。
“‘小橘燈’助殘接力計劃實施以來,幫助了一批殘疾兒童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生活。”河北省青年志願者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還建立了基層聯絡人機制,精選市、縣(市、區)、鄉鎮(街道)850余名團干部擔任聯絡人,統籌、協調、對接轄區內的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和個人,及時溝通解決幫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此外,依托“志願中國”系統,團省委研發上線“小橘燈”數據管理平台,直觀記錄社會組織結對及服務情況,助力縣(市、區)團組織監測結對數量、服務內容、服務頻次、服務成效,及時開展綜合評估,改進服務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充分發揮優秀項目示范引領作用,河北省通過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先后孵化培育助殘項目45個,並分批為優秀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在組織‘小橘燈’培育提升活動基礎上,我們分層分類培育、扶持、推廣助殘志願服務項目。”河北省青年志願者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團省委建立“小橘燈”籌款項目,持續為社會組織提供支持,拓寬特殊兒童發展空間。
“我們會繼續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引領更多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專業力量參與到助殘服務中,助力孤獨症、智力殘疾青少年群體更好融入社會生活。”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孫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