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企業緣何“五連投”冀南小縣

東莞市味盟食品有限公司6年在邱縣連投5個項目,總投資27.48億元
廣東企業緣何“五連投”冀南小縣
4月20日上午,邱縣河北味盟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1號生產車間內,工人在生產線旁忙碌。本報記者 劉劍英攝
4月20日上午,位於邱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味盟生物科技食品有限公司1號生產車間內,經過和面、烘烤、噴油、冷卻等十幾道工序,約40分鐘后,一袋袋包裝完好的餅干“走”下生產線。
“芥末鱈魚味和照燒牛肉味的清脆小餅干是今年的新品,上市后供不應求。”味盟食品總經理潘磅薄介紹,今年2月以來,1號車間兩條生產線一直是滿負荷生產。落戶邱縣以來,這家企業銷售額連年增長:2021年實現銷售額4000多萬元,2022年增至5500多萬元,2023年突破1億元,2024年達2.8億元。
銷售額持續增長的背后,是味盟食品連續多年在邱縣增資擴產。
2019年3月,總投資3.2億元、包括6條生產線的味盟食品一期項目開工,2020年6月項目投產。
“從拿地到取得施工許可,僅用了15天。項目推進中遇到任何問題,幫辦小組都會第一時間協調解決。”潘磅薄回憶,企業不必為圍牆外的事分心,讓他們看到了邱縣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公司很快決定啟動二期項目。
2020年3月,一期項目尚未投產時,總投資10.26億元、佔地200多畝的味盟食品二期項目開工。這個項目包括休閑食品生產線16條,年產餅干、糕點、糖果、飲料等休閑食品6萬噸。
訂單紛至沓來,擴產步伐加速。2022年9月,總投資5億元的味盟食品三期項目開工,2023年5月投產。幾乎是“無縫銜接”,當年5月底,投資5.02億元的味盟食品四期項目開工,至此,味盟一至四期項目累計投資達23.48億元。
總部位於廣東的東莞市味盟食品有限公司擁有“每日生機”“御之味”等知名品牌,企業最初謀劃在北方建立首個生產基地時,首選地並非1700多公裡之外的邱縣。
不靠山不臨水,當時產業基礎並不佔優的冀南小縣,如何引來味盟食品並獲得追加投資呢?
良好的營商環境最具吸引力。投資邱縣前,潘磅薄了解到,“馬大姐”“京味坊”等一批北京食品企業已在邱縣建立生產基地,短短幾年形成了“北京食品產業園”。特別是當地把食品產業作為做強縣域經濟的重要抓手,為企業落戶、發展提供全程幫辦服務,讓企業決定把首個北方生產基地“落子”邱縣。
在邱縣,潘磅薄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縣營商環境“監督員”。對企業在營商環境方面遇到的問題,他可以隨時反映到縣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
在去年5月縣裡舉行的一次“營商環境吐槽會”上,潘磅薄將企業物流成本高的問題一吐為快:“企業每天要發上千個包裹,相比南方地區,邱縣的物流成本明顯偏高!”
急企業之所急,邱縣整合百世雲倉、中通、韻達等快遞資源,建立冀南集包物流產業園,實行統倉共配,將重量在1公斤以內的快遞的價格由2.6元降至1.7元左右,為周邊縣最低。僅此一項,味盟食品一年節約資金20多萬元。
食品生產離不開熱源,針對企業用熱需求,去年10月,邱縣引進新奧集團,建成運營蒸汽管網項目,使工業蒸汽成本由每噸400元降至280元左右。蒸汽管網二期項目和生物質發電廠建成投用后,企業用氣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必須筑牢產品質檢關。邱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廣介紹,針對食品企業質檢距離遠、成本高等問題,該縣建成省級食品檢測中心,大大縮短了企業食品檢驗時間,降低了檢驗成本。
縣稅務部門主動登門,指導企業填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申請,去年企業減免所得稅170萬元﹔銀行注入金融“活水”,累計為味盟食品發放貸款6600余萬元……暖心服務不僅讓味盟食品堅定了扎根邱縣的決心,還激發了企業以商招商的動力。通過味盟食品牽線搭橋,近年來,先后有6家“粵牌”食品企業落戶邱縣。
“邱縣已是我的第二故鄉,公司在這裡的投資不局限在食品生產領域。”潘磅薄說,去年10月,味盟食品在邱縣投資的商業交流中心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4億元,集住宿、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目前工程主體已封頂,明年初將投入運營。
味盟食品是近年來邱縣食品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深耕食品產業賽道,邱縣持續優環境、抓招商、上項目、育產業,成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目前,全縣有食品加工及配套企業200余家,2024年食品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50.9億元,同比增長25.6%。(劉劍英、霍飛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