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織音1953:老廠區變身新地標

2025年05月02日08:5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織音1953:老廠區變身新地標

  5月1日10時許,石家庄市和平路與建設大街交會處東北角的棉一、棉二廠區舊址,吸引了不少游客到來。一場“生長的青春——織音1953青年文化藝術周”在這裡火熱舉行。

  “在工業遺址,沉浸式了解紡織廠的歷史和新生,這種感覺真不錯!”家住石家庄市新華區的徐士杰在抖音上刷到預告視頻,專門趕在第一天過來看看。

  石家庄曾是華北地區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輝煌時擁有7座紡織廠。為更好保留城市記憶,石家庄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對棉一、棉二廠區舊址進行改造,打造織音1953項目。“五一”期間,這裡的部分展館對外開放。

  為什麼起名“織音”呢?

  “‘織’,取自棉紡織廠的核心基因,致敬曾經的華北紡織工業基地﹔‘音’,則是呼應石家庄‘元曲故裡’的歷史底蘊,緊扣搖滾音樂的現代脈搏。”石家庄旅投集團文體公司園區管理分公司總經理郭雯解釋。

  走進廠區,煥然一新的聯產車間映入眼帘——入口處是由兩組橙色鋸齒組成的造型,像一個不規則的“M”形狀,足有十多米高。棉一廠退休職工宋勇激動地說:“‘老伙計’有了新模樣,既保留了紡織人的記憶,又讓人感受到城市發展的活力,非常有意義。”

  “我們堅持修舊如舊,以繡花功夫對待每一塊磚、每一片瓦。”舊址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經理張永進說,為了找到和禮堂外牆相似的舊磚,他們跑遍了山西、山東等地,終於在山西一家店找到了顏色最接近的。為了達到最好效果,他們還專門跑到正定,請來有經驗的工人鋪貼。

  保護不意味著封存,而是要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工業遺址煥發生機,想要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釋放‘磁吸力’,需要有‘新花樣’。”郭雯說,織音1953項目堅持以“紡織文化+音樂藝術”為主線,整合紡織文化體驗、音樂餐秀、影視電競、潮玩運動等前沿業態,立足打造河北首個非標商業藝術園區。

  “我們已簽約完美人生全國首店、九工拾集全國首店、滴答滴運動工廠全國旗艦店暨華北首店、秦川音樂華北旗艦店等多家首店。不遠的將來,這裡將打造成城市潮流藝術新地標,人們可以找到最前沿的商業品牌,看到最前沿的文化藝術展,體驗最有趣的各類活動。”郭雯介紹。

  在聯產車間東側,別具特色的美食嘉年華活動,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吃黃庄月餅,嘗缸爐燒餅,還能逛棉酷市集,這裡既有好看的又有好吃的,很對我們年輕人胃口。”一家四口一起來逛的高威威高興地說。(記者許君強)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