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法學會發揮法治智庫作用主動服務全面依法治省

省法學會發揮法治智庫作用主動服務全面依法治省
五年來參與40余部法律法規文件咨詢論証
日前,從河北省法學會獲悉,五年來全省法學會立足地方實際,圍繞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建言獻策,先后參與40余部法律法規文件的咨詢論証,提出意見建議800余條,有力服務地方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河北貢獻智慧力量。
省法學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課題組是全國首批試點之一,充分發揮工作平台作用,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性貢獻、實踐成效,推出了一批有質量的研究成果。參與完成中國法學會“一號課題”重大委托子課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脈絡》。
法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撐。省法學會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點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法治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前瞻性、對策性、應用性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研究,探索完善法治智庫建設。
據介紹,省法學會不斷深化繁榮法學研究,創新法學課題研究和管理模式,產出一系列有質量研究成果。設立河北省社會發展課題“法學聯合項目”,圍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及重大國家戰略和涉外法治、市域社會治理、優化營商環境等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法學研究。五年來,共設立法學會年度課題315項,課題數量、質量和成果轉化率、決策影響力逐年提升。
與此同時,加強新型學科建設,所屬研究會立足專業領域和研究實踐,在全國率先成立涉外法治、教育法治研究會,所屬研究會達到33個,基本形成了學科齊全、結構合理、設置科學、覆蓋廣泛的研究體系,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
“網上楓橋”“行業楓橋”是河北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舉措,整合網上矛盾訴求表達渠道和行業部門協會作用,實現網上問題、網上解決,行業問題、行業解決。近年來,河北省各級法學會圍繞“兩個楓橋”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省市縣三級法學會組織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參與重大案件化解824件(項),各類案件評審1752件(項),立法咨詢論証208件(次)。
石家庄市法學會探索建立“法治護航小分隊”工作機制,全市162支小分隊走進機關和企業、學校和社區,開展法律咨詢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滄州市法學會積極探索涉外法治工作,推進市縣兩級法學會將法治服務關口前移,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省市縣三級法學會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持續組織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青年普法志願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法治講堂”等法治宣傳活動,採取線上線下齊發力、校園宣講與網絡直播相結合等方式,舉辦“雙百”報告會2.6萬余場,直接聽眾330余萬人次。廣泛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以憲法、民法典為重點,指導基層法學會和所屬研究會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普法活動,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記者桑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