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企雄安行,創新人才奔赴未來之城

千企雄安行,創新人才奔赴未來之城
——解碼未來之城(六)
通過一場“千企雄安行”,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決定從北京來雄安發展。圖為2月26日,公司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樣本檢測。 本報記者 田明攝
早春的雄安,暖意中透著生機。
2月25日,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以下簡稱“科技園”)內人頭攢動,一場以“科鏈雄安 智啟新程”為主題的“千企雄安行”活動正在舉行。10家科技企業集中展示前沿成果,衛星直連通信芯片、第三代VR協同交互設備等創新產品吸引參觀者駐足。活動結束時,多家企業負責人萌生落地雄安意向。
“千企雄安行”是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聯合中國雄安集團、中關村發展集團共同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動。眾多符合新興產業定位的企業走進雄安,了解新區規劃、建設情況和產業政策。
如果說“引得進”是開始,那讓創新主體“留得住”就更為關鍵。
一枚僅有4.8毫米長的“帶線膠囊”,吞服后20分鐘左右便可完成一次全面的胃鏡檢查。3月7日,河北雄安觀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安觀閱”)業務負責人張偉在科技園現場演示第一代有線傳輸磁控膠囊內鏡系統運行。
去年5月,張偉從北京來到新區,首次參加了“千企雄安行”活動,現場的人才政策推介以及創新成果展示深深吸引了他。新區在了解張偉有意在雄安創業后,積極進行對接。去年12月,雄安觀閱正式入駐科技園。
一邊是科技創新企業尋求適合產業發展的新場景,一邊是雄安想要吸引科技含量高、符合新區發展定位的產業項目。“千企雄安行”搭建起一座橋梁,讓創新主體走進雄安、落地雄安,促進創新要素加速聚集,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對此,張偉感受很深:“‘千企雄安行’給了企業展示的機會,讓投資機構及客戶對我們有了更深的了解,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很多企業最初只是抱著來看看的心態,但雄安的場景和政策總能打動他們。”雄安新區工信科技數據局產業組副組長張筱薇介紹,新區聚焦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點產業方向,推動設立專項產業投資基金,健全創投聯盟合作機制。同時,以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活動為契機,加快推出一批帶動效應強的垂直領域標志性應用場景,由龍頭企業牽頭設計場景,中小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場景建設,豐富場景創新生態。
2023年9月以來,已有8899家企業通過“千企雄安行”踏上這片熱土考察交流,其中55.6%來自北京。“今年新區將每月舉辦一場大型活動、每半月舉辦一場小型活動,常態化組織交流對接活動,邀請更多企業到雄安新區考察對接。”張筱薇說。(記者李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