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一睹“壁上丹青”神韻風採

跨越時空,一睹“壁上丹青”神韻風採
——一場展覽帶您走進毗盧寺壁畫的藝術世界
圖為3月19日,觀眾參觀“壁上丹青——走進毗盧寺壁畫的藝術世界”展。 本報記者 楊明靜攝
每一筆線條都透露著古代畫師們精湛的技藝功底、每一抹色彩都展現出卓越的藝術創造力,駐足凝視,一種穿越時空的震撼直擊靈魂,讓人不禁沉醉於古人的匠心獨運。
3月15日,“壁上丹青——走進毗盧寺壁畫的藝術世界”展在河北美術館開展。走進展廳,一幅幅精美的壁畫作品映入眼帘,古老壁畫與現代展陳手段完美交融,將壁畫中的每一處細膩筆觸與精妙色彩,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毗盧寺位於石家庄市區西北的上京村,始建於唐天寶年間,這座規模並不大的寺廟,因留存精美絕倫的明代壁畫而聲名遠播。“毗盧寺壁畫的題材豐富多樣,涵蓋了佛教、道教、儒教等多種宗教和文化元素,展現了當時多元文化融合的社會風貌,也是研究古代社會風俗及宗教史、美術發展史的寶貴資料,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文物與古建筑保護研究院院長、研究館員劉忠偉說。
本次展覽包括“千年古剎——毗盧寺的歷史與文化”、“佳作呈現——毗盧寺壁畫的題材與內容”、“匠心獨運——毗盧寺壁畫的繪畫技藝”和“薪火相傳——毗盧寺壁畫的保護與傳承”四個板塊,以石家庄市毗盧寺博物院提供的毗盧殿壁畫高清圖像為主體,同時展出河北省文物與古建筑保護研究院珍藏的整套毗盧寺壁畫摹本,以及張素玉、郝建文、魏兵然、周娜等藝術專業人士和河北美術學院師生的壁畫臨摹作品等百余幅。
毗盧寺壁畫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和北京法海寺壁畫是我國明代壁畫藝術的杰出代表。“這次展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它打破了壁畫與大眾之間的隔閡,讓壁畫走出‘深巷’,走進大眾的視野。希望通過此次展覽的精心策劃和呈現,讓更多人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領略這些珍貴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館員、中國壁畫學會理事郝建文說。
郝建文介紹,在光線較暗的毗盧寺內,游客難以看清壁畫的全貌和細節,而本次展出的通過高清掃描及專業打印的壁畫圖像,能最大程度還原壁畫的真實面貌,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每一個人物、每一處用色。
“大家可以看到,毗盧寺壁畫可以說是以‘吳帶當風’的飄逸線描為骨,又融入工筆的細膩筆法,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畫工們以石綠、朱砂等礦物顏料為基色,採用瀝粉貼金和描金的工藝,使畫面歷經百年依然璀璨奪目,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郝建文的介紹讓現場參展觀眾對毗盧寺壁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悠悠千載傳四海,壁上丹青入夢來。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毗盧寺壁畫,相關部門積極採取多種舉措。其中,石家庄市毗盧寺博物院專門邀請國內最權威的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開展數字化工程,對壁畫進行全方位、高精度的信息攝影採集后,拼接復原出壁畫的全景圖像。此外,還運用除塵、清理、加固等現代化手段,對壁畫實施科學保護。
“壁畫保存難度較高,也面臨一些困難。為進一步做好毗盧寺壁畫的保護,今后還應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加強病害監測。通過AI對比,建立壁畫褪色、剝落動態模型。分析檢測壁畫顏料成分,明確礦物顏料配方,為科技修復提供科學依據。”劉忠偉說。
展覽不僅是對壁畫藝術的致敬,更是一次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創新嘗試。
“這次展覽就是一次很好的方式,今后還可以讓毗盧寺壁畫走進校園、走出城市、走向海外,進一步強化交流,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讓河北古代壁畫藝術走向世界。”石家庄市毗盧寺博物院院長高露歌介紹,同時,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數字互動體驗,並進行毗盧寺壁畫相關文創產品的開發等,讓古老的壁畫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融入現代生活。此外,還應加強與旅游業的結合,打造以毗盧寺壁畫為主題的文化旅游線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促進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記者楊明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