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北頻道

《燕趙觀察室》系列報道

胡麒牧:鋼鐵智能化轉型,河北樣本彰顯關鍵價值

朱延生
2025年03月24日15:51 |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小字號

2025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諸多關乎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革的政策舉措備受關注。其中,“人工智能+”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成為熱點話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這一趨勢將如何重塑鋼鐵產業格局?為此,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探尋鋼鐵行業的發展新路徑。

智能化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鋼鐵行業,智能化轉型被寄予厚望。當前,鋼鐵產業面臨需求低迷的困境,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成本高,業務和管理模式與智能化底座的契合也存在問題。

不過,像大語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帶來了轉機。胡麒牧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降低了鋼鐵行業轉型的軟硬件成本,給行業轉型帶來希望。但要將通用大模型轉化為行業級專業大模型,各鋼廠還需利用內部數據進行再訓練,以匹配自身業務和管理模式。

不過在胡麒牧看來,目前,雖然鋼鐵企業已開始在辦公環節接入相關技術,處理文字工作、提供流程指導和優化建議,但距離全流程融入生產經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胡麒牧表示,對於河北這個鋼鐵產業大省而言,智能化轉型的進程備受關注。河北鋼鐵產業與華為、騰訊、阿裡等都有合作,著手推進智能化改造。然而,目前可能仍處於初級階段,雖搭建了一些智能化場景,但尚未實現全流程貫通。

高端化發展:人工智能助力破局

在鋼鐵行業高端化發展方面,人工智能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國鋼鐵產業存在結構性過剩問題,低端產品供給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部分高端鋼材仍需進口。人工智能能夠將市場需求信號及時反饋到生產端,助力鋼廠依據客戶定制研發生產。並且,它還能整合分散的小需求,形成具有規模效益的共性需求,讓鋼廠更有動力進行研發並實現盈利。

胡麒牧認為,人才短缺是鋼鐵行業智能化轉型的一大阻礙,河北也不例外。對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要改變傳統產業的刻板印象,通過數字化改造,將其轉變為數據密集型產業,吸引高端人才﹔善於借助外部力量,利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的研發實驗室和人才隊伍,開展遠程合作﹔借助京津冀一體化的政策優勢,在北京周邊設立產業園,吸引人才、助力產業發展。

2025年趨勢展望:綠色與智能並行

展望2025年鋼鐵行業的發展趨勢,胡麒牧表示,綠色化和智能化仍是主線。在綠色化方面,盡管全國鋼廠低碳改造已取得顯著成效,但由於鋼鐵產業碳排放量大,相關工作依舊任重道遠,頭部鋼廠也在不斷探索減排工藝,不過新技術的商業化推廣還面臨成本控制的難題。在智能化方面,借助新技術發布的契機,鋼廠智能化改造有望大規模推進,這將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強市場適應性,推動產業高端化升級。

從需求端來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房地產市場、安排中長期國債,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有望穩定或回暖鋼鐵需求。同時,制造業升級也將增加對高端材料的需求,緩解前幾年供需嚴重失衡的狀況。但鋼鐵產業供需關系的逆轉並非易事,還需上下游產業協同配合,控制礦成本、能源成本等,才能實現鋼鐵產業的良好發展。

採訪的最后,胡麒牧提出,鋼鐵行業正站在智能化轉型與產業升級的關鍵節點,河北鋼鐵產業的探索實踐,為整個行業提供了重要樣本。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多重推動下,鋼鐵行業未來充滿機遇與挑戰,其發展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責編:林福盛、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